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邱柏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李敏,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交叉学科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可以划分为学科初创、学科调整、学科规范发展三个阶段,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目前仅仅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可谓“任重道远”。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前的交叉状态,也需要分析出其中存在的困境以及下一步通过学科交叉获得高层次创新和深度发展的动力与突破点。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4)10-0003-08

      3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众多交叉学科的资源交汇融合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回顾和审视这一发展进程,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明确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理路,是富有意义的。

      一、交叉学科视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含义

      (一)交叉学科视野与学科交叉视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般说来,交叉学科是指至少两门甚至多门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所构成的新兴学科或边缘学科,是一种为了研究新的复杂对象而进行科际组合的新学科;而学科交叉是指由多门学科乃至多个学科群的理论知识进行交融渗透,或者是多种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论交融渗透的一种过程和融合形态。学科交叉的早期并不一定有交叉学科的形成,但其最终结果往往会导致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产生。

      视野表明的是一种分析的视角,是把握现象、解析问题的立足点和观察范围。在多数情况下,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视野为研究设定框架、条件和范围,提供研究分析的常规方法和路径。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中,交叉学科和学科交叉的视野应该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但人们往往不太在意这种词语内涵上的细微差别,而是盯住了问题的关键,即无论是交叉学科还是学科交叉,问题的实质都是强调多学科乃至多学科群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都是关注原本隶属于某一专门领域内的知识、方法和应用在跨出学科界限、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而进行杂化、混合化、逻辑化、系统化和一体化的整合过程。因此,无论多门单一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还是多门交叉学科之间的更进一步的复合交叉渗透,其目标都在于深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进而产生出更具专业性、更深入揭示研究对象本质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体系。例如,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是指两门单一学科之间的科际组合,其中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其他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或科学方法来开展本学科的研究,从而产生了诸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研究成果。随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关注许多单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关注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如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哲学人类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社会语言学、教育社会学、传播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开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思路。今天主要表现为密切关注学科群的问题,强调“问题意识”和“协同创新”,主张一切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既有问题的任何学科的理论知识,都可以为我们所利用,从而呈现出一种新的知识境界。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人们基本上混合使用着上述两个称谓。综合不同理解,我们大致可以将交叉学科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形态归结为如下三种:第一,由两门单一学科相互之间的整合融汇所形成的交叉学科形态,这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最初表现,也可看作本学科在交叉发展创新中的初级形态。在此形态中,所谓交叉后的新成果,其实质是将某一先行发展的、相对成熟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挪移到新命名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构成一块具体、微观的研究领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形态中的一分子。如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大致就是两门学科科际组合的产物。第二,由两门以上的单一学科或者交叉学科之间的整合融汇而形成的学科复合交叉形态,它们是学科创新的升级版形态,这是学科交叉的中期形态,多呈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一些三级学科中已经交叉过的研究领域的再交叉。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之间的交叉融合。这种交叉不是学科外或者学科界面上的交叉,而是学科内部或者二级学科内部在更为细致的学术理论上的交叉,应当视为再交叉的典型范例。第三,由多门复合学科或多个学科群之间的整合融汇所形成的交叉学科形态,这是学科创新发展的高级版,在这一形态中,学科之间的藩篱被破除,任何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都可以借鉴运用于问题的解决。当然,由于学科交叉的本意并不仅仅局限于交叉的状态,反而更多地体现为交叉的结果。因此,这种从各种学科混杂而广泛借鉴的“高级版”,实际上也意味着要经过长时期的“专业化”过程才能够消除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中的“杂化”状态。应当说,“高级版”是学科交叉的理想状态,也是学科通过交叉而成为交叉学科的更高级、更宏观和更纯粹的状态。

      交叉学科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的主要表现也有三种:第一,简单的概念借鉴或话语借用(简称概念借鉴),通常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搬用其他学科的一些概念,套用其他学科的一些理论观点,来表征或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这种状况常常被称为理论“贴面”或理论“包装”,基本上属于外部性的特征表现,如近年来一些文章简单套用所谓“领导学”、“积极心理学、”“成功学”的观点来教育学生,以及心理契约、主体间性等概念的搬用,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型。值得指出的是,其他学科在早期的发展中也发生诸如此类的现象,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中运用的“政治社会化”最初就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化”概念中衍生出来的。但一些概念在本学科中使用久了,有可能形成自身独特的内涵和特征,如政治、教育、思想等概念,它们最初生成于其他相关学科,但引进之后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内涵。第二,理论观点的移植、嫁接和渗透(简称理论移植),这种形态要比第一种形态高级些,主要表现为对相关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视角的本学科运用,如学科发展早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方面,有不少理论成果就是借鉴当时的控制轮、信息论和系统论观点的产物;再如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理论,最初与一般的教育过程理论和教学论密切相关,之后逐步聚焦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过程的专门研究之上,并且开始凝练相关的理论观点,即“三观”形成和“三观”教育的理论。第三,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借鉴、应用和组合等(简称方法论应用),主要表现为运用其他学科的一些方法论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统一,历史研究和逻辑研究的统一,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交集,生态研究、接受研究、实证研究等,都是属于这样的形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