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沪宁铁路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葛玉红,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纵观近代中国铁路的经营,多数铁路管理不善,交通事故以及因之造成的矛盾冲突频繁发生,危机重重。沪宁铁路运营初期亦如此。地方政府与沪宁铁路局认真分析总结事件发生的原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其管理,从危机预防、化解及善后处理等方面适时地采取一系列灵活且行之有效的危机化解措施和管理策略,切实加强了沪宁铁路沿线的交通安全。至20世纪20年代,沪宁铁路引发的公共危机在全国铁路中属于较少者,其管理被称为“国有铁路的典范”。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4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4)09-0136-06

      清末,因历史惯性沿袭下来的社会矛盾并未缓解,而铁路的引入及通车引发的新矛盾又层出不穷。沪宁铁路是近代中国国有铁路中最有价值的铁路之一,在中国铁路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至20世纪20年代,它引发的公共危机在全国各铁路中属于较少者,其管理被称为“国有铁路的典范”。有鉴于此,本文以清末民初沪宁铁路作为研究对象,拟对铁路公共危机及其管理做出分析与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近代铁路引发的矛盾冲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拓宽近代铁路史的学术研究。

      传统交通工具运输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相对较少,且轻,危机发生率较低;而自交通机械化以后,尤其是铁路的通车运营,交通事故发生较多,且重,危机发生率明显提高。

      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占用大量民田,妨碍农田水利,迫使百姓迁移祖坟等等,激起民众的不满乃至强烈反抗。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修建吴淞铁路,遭到沿线百姓的极力阻挠,他们拔去木桩,掘去轨间路基,把砂石堆置铁路线上,强行阻止火车的行驶。后因火车轧死一人,官民“群起攘臂相抗”,轨道被拆毁。①

      1895年,清政府颁布上谕,广筑铁路,铁路的修建随之兴盛起来。随着铁路的通车,它所引发的矛盾冲突不断出现,设立专门组织机构愈加显示其重要性。然而,由于中国铁路路权的复杂化,铁路行政不统一,且受西方人控制。因此,铁路危机管理机构也就难以统一,各路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设置路警机关等类似机构。1905年,沪宁铁路开工,尽管“江苏人士早知铁路之益,多赞成建造”,“宁镇一段已勘毕,民情欣悦”,②沪宁铁路管理委员会仍专门设置了弹压委员会,招募巡勇分段弹压。1906年7月,将所有通车各处工程弹压勇丁改编成铁路巡警,并在苏州设置二等巡官一员,在上海设置三等巡官一员,加强沿途巡视。1907年8月,在镇江增设二等巡官一员,在常州设置三等巡官一员。

      1907年9月9日晚,沪宁火车从丹阳站开出,车头忽然出轨,致受巨伤;11月27日,自镇江开往上海的火车刚出站就将一男子撞死,一男孩受重伤。③12月,上海铁路巡警局遂成立,由警务长派令各铁路学堂的毕业生站岗防范。④然而,交通事故仍在发生。

      据《申报》记载,1908年5月11日,龙潭附近,一名16岁少年在轨道行走,被火车撞毙,上千村民围攻车站,并阻挠列车行驶,这引起了当地政府和铁路部门的重视,他们采取以下措施来化解此次危机:

      (一)给予抚恤金。清末,铁路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的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如何进行理赔来减少民众与铁路之间的矛盾冲突,全国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沪宁铁路也无具体条款。时人建议,“凡火车碾毙人命,例给恤银二十四元”,这是“为免图赖纠葛起见,非谓毙一命,仅值二十四元也”。⑤龙潭事件发生后,两江总督端方“以其父母痛子情切,极为可怜,当饬裕宁官银钱局在振余项下,拨给洋二百元,以资抚恤”。⑥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死者家属及村民的不满和怨言,降低了危机带来的影响,避免了次生危机的发生。

      (二)发布通告。龙潭事件的发生促使地方政府认真分析冲突发生的原因,他们认为“今龙潭附近地方有撞毙人命情事”,这是“乡愚无知,往往不识利害”,为了使他处不蹈覆辙,端方下令发布通告,“由铁路经过各州县,将该管城乡各车站火车往来时刻钟点,一律按表查明,出示晓谕,劝令民间互相告诫,并管束年幼孩童,不得任意在轨道行走”;同时申明,“自此次示谕以后,倘再不自留心出有撞压毙命之事,绝不再予抚恤,并不准家属藉词向铁路滋扰,以重路政”。⑦5月下旬某日,沪宁火车驶至溧水县境内碾毙一乡民,村民要求给予抚恤银两,沪宁铁路“以并未违章不肯照给”,乡民遂纠集男妇老幼数千人,拦卧轨道,致火车不能开驶,后“电禀府县派差前往,始得劝散”,⑧危机暂时缓解。

      一个月后,根据两江总督端方加强交通安全的批示,沪宁铁路总办钟文耀下令沿线“各道府转饬各州县撰拟白话告示,偏行张贴,俾众周知,免罹危险”;并严禁乡民阻碍车路,“火车驶近各车站,常有人击石毁坏车上玻璃,甚至击伤搭客,行人殊属不法,若不严行禁止,何足以安轨路而保行旅,并候饬由各该州县,一体出示禁令”。⑨

      近代中国,信息传播途径较为单一,文字是主要且非常有效的宣传方式。简洁的文字不仅能普及铁路交通的基本知识,也能普及民众应对危机所必备的常识,进而帮助人们树立一定的危机意识,而发布通告、张贴告示成为沪宁铁路危机管理重在预防的重要举措。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曾言:“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当然,预防也是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永远是危机管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在地方政府与沪宁铁路部门的宣传下,当年6月至9月间铁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龙潭事件后,沪宁铁路巡警随之扩充。地方政府与沪宁铁路管理委员会先在南京设置三等巡官一员,随后,因淞沪各站华洋冲突较多,警务较为繁重,遂将原驻苏州第一段二等巡官移驻上海,派遣淞沪等站之三等巡官调驻苏州。无锡因装运漕米,货运较为兴旺,防卫应该更为周密,遂在无锡添置三等巡官一员。两江总督端方还将各处巡防营队移驻车站,并设置了护路巡官以代替警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