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云林,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的实现必须以教育者的智慧为前提条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智慧问题的提出由教育的目的所决定,具有历史学的依据,也为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动机与效果相分离的矛盾所必需。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和实际效果的取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努力使自身成为一个“思”者、“知”者和“行”者,这三方面的要求构成了养成思想政治教育智慧的具体路径。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4)10-0008-0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向受教育者昭明价值体系和设定行为规范的活动,其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为人们广泛认同。当社会生活中出现不尽如人意或者说具有负面性质的事件时,人们往往会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志这样发问:“你们搞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干什么去了?”“你们是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我们认为,这种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同志的诘问,反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获得广泛认同相对应的是,人们对这一活动的具体效果或者说价值实现程度的评价普遍不高。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不仅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声誉,也使社会对这一活动的价值期待下降,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确立和功能的有效实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如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样,导致这一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也非常复杂。在这种复杂的原因系统中,教育者缺乏应有的智慧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件。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乏善良的动机、可贵的热情和感人的奉献精神,但缺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而这必然导致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把握的失准,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本文试图从智慧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必要的探析。

       一、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智慧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作为教育者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问题的一种能力,乃是教育者良好素质的集中表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提出教育者的智慧问题有其内在的缘由,具有历史学的依据,同时也为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动机与效果相分离的矛盾所必需。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智慧的必要性。就一般的意义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引领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其目的则是养成受教育者内在的体现真善美要求的素质。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决定了智慧的必要性。其一,在“真善美”这一价值体系的结构中,真对于善和美而言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人们对善、美的倾力追求肯定是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即以对真的把握为基础的。很难设想一个道德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错乱的人,能具有正确的道德和审美心理,会做出求善求美的举动,会养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和审美评价能力。其二,进一步而论,这种对真的把握又必须以教育者的智慧为前提。这具体地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需要教育者去把握,教育趋势需要教育者去预测,教育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教育者去发现和应对,教育机遇需要教育者去掌控,教育条件需要教育者去创设,等等。概言之,离开了教育者的智慧,教育的真就难以为人们所认知。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智慧问题的提出具有历史学的依据。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智或者说智慧问题一直为思想家们所关注。在“仁义礼智信”这一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中,智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还将“智仁勇”视为“三达德”即君子必备的三种品德之一。在孔子那里,“智仁勇”构成了理想人格的重要要件,孟子则把“仁义礼智”作为人所特有的道德心理。作为儒家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规定,董仲舒提出“必仁且智”。他指出:“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在人们传统的认知中,道家的老子是反对提倡道德的。但是,我们如果更为深入地品味老子思想的话,就会发现老子反对的仅仅是道德之名。而老子之所以要反对道德之名,就是因为他认定提倡道德之名恰恰会妨碍道德之实的实现。[1]所以,他要以道德上的“无为”达到“有为”,以反对道德形式主义来达到道德的有效实现,而这正是老子的道德智慧的极好证明。

       在西方,教育的智慧问题也一直为思想家们所重视。在古希腊时期,智慧、公正、勇敢、节制是人应有的四种德性。德谟克里特认为,智慧是四德中的最高德目,依靠智慧获得对外部世界规律的正确知识是善和幸福的基础。伊壁鸠鲁认为,智慧使人正确认识宇宙和人生,消除对神和死亡的恐惧,求得最大快乐。柏拉图认为智慧是灵魂中的理智部分,使人摆脱肉体束缚,得以神秘地观照善本身,是最高美德,只有极少数统治者才具有。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具有指导德行的作用,使人具有中道原则,只有少数哲学家才可能具有。康德认为智慧、至善、哲学三者有密切关系,从实践方面规定至善即是智慧,把智慧作为一门学问来看就是古代所说的哲学。以上中西思想家关于智慧的论述,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智慧问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也为这一问题的提出给出了历史学的依据。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智慧问题的提出也为消解这一活动中动机与效果相分离的矛盾所必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教育者好心办坏事、好心得不到好报、得不到受教育者的理解和回应的现象大量存在。尽管对于这种矛盾冲突,社会往往会因教育者出发点的良善而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教育者也因自身良好的初衷而容易原谅自己。然而,这一状况如若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教育者自身水平的提升,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就深层次原因而言,这种冲突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冲突,而这又源于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握的失准。因之,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依循而不是违背规律,是消解这一冲突的治本之策,而对这种规律的把握又应以人的智慧为前提条件。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智慧是消解这一活动中动机与效果相分离的矛盾的必备要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