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济南、哈尔滨四地进行的儿童及小学生肥胖调查显示,儿童肥胖率和超重率分别为12.1%和11.9%,男、女生分别达14.8%和9.3%;同时,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市的调查亦显示,成年人脂肪肝患病率约在4%~12%之间,过度肥胖的儿童有20%~30%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有的小儿肝内脂肪含量高达40%,我国儿童脂肪肝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儿童脂肪肝更难发现 人体脂肪多了称为胖,肝脏脂肪多了也可以认为是“发胖”。一般来说,肝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和脂类化学物质,如甘油三酯、脂肪酸等,多余的脂肪通常会从肝脏中排入血流,然后被全身脂肪细胞摄取并储存。如果脂肪或脂类物质的正常处理过程出现障碍或中断,多余的脂肪就会堆积在肝细胞中,超过肝重量的10%~15%时,就被称为脂肪肝。 儿童脂肪肝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较为常见,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患儿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更多是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的。可是,肝脏B超不是中小学生体检的常规项目,家长也鲜有定期带孩子去体检的,因此患有脂肪肝的小胖墩通常长期带病而不自知。 肥胖儿脂肪肝是如何形成的 从生活方式看,准妈妈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儿童脂肪肝形成的先天性原因。她们没有控制好营养摄取,热量摄入过多,体重增加过快,使得宝宝在子宫内体重超标,体内脂肪水平较高。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则是后天原因,例如喜欢吃洋快餐等高热量食物,喜欢喝果汁及可乐等高热量饮料,同时体育活动又少导致体重不断增加,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积存起来,形成脂肪肝。 从代谢方面看,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量大于支出量,过剩的营养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于身体各部位。脂肪细胞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孕后3个月、生后1年及11岁~13岁三个阶段的生长积累。如果孩子在这三个关键时期因过量饮食致使脂肪细胞超量生长,过后即使想尽办法减肥,也只能让脂肪细胞的体积缩小,数量不会有任何变化,一旦停止减肥,这群饿瘦了的脂肪细胞会很快恢复原貌。于是孩子不仅肥头大耳,小肚鼓鼓,连肝脏内外也堆满了脂肪。当肝细胞纷纷转岗变成“脂肪仓库”的时候,脂肪肝也就找上门来了。 儿童脂肪肝危害不容小觑 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会形成一种慢性肝脏损害,其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约25%,约1.5%~8%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对少年儿童来说,这样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脂肪肝在初期阶段,肝功能还都正常,患儿大多没有症状。如果得不到正确处理,多年后有进展为肝硬化的可能,还有可能演变为肝癌。 调查表明,50%的成年肥胖者都是从儿童时代开始的。肥胖是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肥胖儿童的大量存在,不仅预示着儿童脂肪肝来势汹汹,还预示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 防治儿童脂肪肝的办法 脂肪肝的发生与高脂血症和肥胖持续的时间有关,家有胖墩儿,家长最好每年为他做一次肝脏B超,早发现早治疗。一旦确诊,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少玩电脑游戏、少坐多动、少吃零食,睡前不进食等等。具体来说,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膳食结构的合理性,多吃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限制饮食总热量,主要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因为这些物质超过代谢需要时,就会变成脂肪。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如芹菜、菠菜、小白菜、黄瓜、冬瓜、番茄等。 加强体育锻炼。短时间的运动主要由燃烧糖来提供能量,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肌肉才能将脂肪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而促进脂肪分解,使脂肪蓄积减少,腹腔内脂肪消退尤其明显。可选择以有氧锻炼为主的运动项目,如打球、跑步、游泳、爬山、跳绳等。 有些患儿长期患脂肪肝,肝功能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