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学习非常用功,上课专心听讲,下课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她还主动做了很多课外习题。可是,她的考试成绩一直没有太大提高。现在,孩子害怕考试,总担心自己会遇到做不出来的习题。孩子学得很辛苦,渐渐开始厌倦学习了。这种情绪导致她的学习效率更低了,有时看似在学习,实际是在发呆。怎么办呢? 张纯颖:努力学习,收获好的成绩,是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期望。但在现实中有的孩子看上去很用功,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是最让家长着急的地方。决定孩子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非学习时间的累积就一定能带来好成绩。孩子成绩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调整和改进。对此家长要做全面的分析找到原因,然后再寻求解决方法。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最近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有没有因为做题过多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影响听课效率?和孩子多聊聊天,谈谈心,看看孩子是否遇到过什么烦心事儿,比如和同学闹矛盾了,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等等。因为有的事情在大人看来不算什么,但孩子正处在发展与探索的阶段,遇到人际困难还无法像成年人那样运用丰富的人生经验来处理,因此会影响心理状态。 如果不是上述原因,那就要看看是不是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标准,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只要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环节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几点:1.做好预习。这个预习不是提前背教材和参考书,而是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2.课堂上认真听讲。上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家长要引导孩子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完成课堂学习,精神集中,勤于发问,善于借鉴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3.进行有效的课后复习。复习不一定要花费大量时间才有效,在几个比较容易遗忘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即可。 除此之外,家长的心态也很重要。很多孩子之所以厌学、怕考试是因为家长的高期望和对分数的过度关注。也许家长会说:我并没有在成绩上给过孩子太大压力。可能家长口头上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达到什么成绩,但考试后对孩子班里成绩分布的询问,对高分孩子不由自主流露出的羡慕,对自己孩子考试中出现错题的不满,都昭示着家长对分数的重视,有些心思敏感的孩子必然能感受到家长的真实心理,就会怕自己考不好而害怕考试,甚至厌学。 所以家长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家长的紧张往往会给孩子强烈的消极暗示,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中,往往对孩子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结果反而更难如人意。家长要先轻松对待考试,孩子才会不惧怕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