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青年研究亟待填补的洼地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宏森,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刘宏森,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批评和青年文化。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学术批评是青年研究学术积累、学术提炼、学术提升的重要途径,应该始终伴随青年研究、青年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但当下学术批评常常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成为青年研究领域的一块学术洼地。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包括对“问题导向”理解片面、学术焦点尚未聚集、学术视野狭窄、批评武器匮乏、“好人主义”盛行等。提升青年研究学术水平,促进青年学学科建设,需要形成和完善学术反思机制,使学术批评常态化和制度化。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4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4)05-0123-06

       一、学术批评长期低语,成为青年研究领域的学术洼地

       学术批评主要指通过对学术研究的状况和成果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学术研究取得的进展、成就,对学术研究的过程、学术研究队伍中存在的缺憾和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促进学术界正视、解决相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批评就是给学术研究的实践号脉、诊断、开方,旨在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学术批评旨在发现理论探索的合理趋向。[1]学术批评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对某个具体学术成果(论文、著作)的学术评论、对某阶段某方面研究状况的综述、对研究界某种倾向和趋势的揭示和辨析、学术争鸣等。

       学术研究离不开学术批评,青年研究也不例外。其一,青年研究耗费了数代学者拓荒耕耘的心血,取得了不少优秀的研究成果,在推进青年工作,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耕耘之功却鲜有点评、乏人喝彩。因此,围绕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开展研讨和评论,为学者们筚路蓝缕的学术研究工作“鼓”与“呼”,客观上可以更好地传播和扩大学者们学术研究的社会影响力,这既是对学者们一种应有的激励,也是对学者们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的一种有效推进。其二,长期以来,青年研究被间离于社会科学“学科”之外,“青年学”难以得到传统学界和社会的承认。这就需要通过学术批评检视学者们对问题的把握是否准确精当,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深刻,思考和策略是否可行。毋庸置疑,此种辨析和评论有助于促进学界直面现实,反躬自省,更好地把准问题,更加严谨规范地开展学术研究。这是青年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应有的一种态度。其三,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起步以来,几代学者发表的每一篇优秀论文,出版的每一本优秀著作,都是建造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大厦的重要基石,都构成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论和分析,其实也是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发展现状和脉络的一种梳理,是对几代学者共同走过的研究之路的回望,对学术前路的瞻望。青年研究没有现成路可走,学者们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看看脚下走着的路,看看前方可走的路,看看别人走的路。学术批评正是抬头看路之举。

       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对促进学术批评作出了努力。比如,沈杰在《青年研究向何处去?》中批评了青年研究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两种偏颇现象:一是看到学科的地方看不到青年,二是看到青年的地方看不到学科;陈亮在《我们的青年研究缺什么?》中批评了中国青年研究中存在着的四大痼疾:问题意识淡漠、研究定向单一、互动关系脱节、批判立场缺席。陈亮认为,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导致青年研究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的水平和境地,直接影响到青年研究的健康发展和青年学科的建设。再如赵宪生的《正视问题,找出差距,再创辉煌——谈我国青年研究的现状》、马德峰的《社会调查方法在青年研究中的应用现状》、黄志坚的《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黄海的《从政策性的青年研究到解释性的青年研究——一种真问题与真学问相结合的文化人类学反思》等论文,都是近年来青年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批评作品。此外,2007年,《当代青年研究》等机构进行了中国青年研究大反思。学者们就建立“青年学”、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如何成为可能、学科化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批评和论争。2007年因此被称为“反思年”。2008年,在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学者们积极开展学术批评,系统梳理了中国青年研究事业发展的脉络,对中国青年研究发展的路径、内容、方法、问题等进行了盘点、辨析和批评。有论者指出,这些反思对青年研究、研究群体自身的处境与状态、优势与劣势、成果与问题、努力的方向与发展目标等,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梳理和分析,展现出较之近20年来不断反思的更高理论自觉、学术自觉、学科化自觉和问题意识自觉。[2]

       然而,学术批评在青年研究领域总体上还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这一点在我对《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核心期刊2011—2012年间发文情况所作的粗略统计结果中得到了证实。这3家核心期刊2011—2012年2年间各自所刊载的青年研究学术批评类文章所占比例总体很低。其中,《青年研究》2011—2012年共发表了107篇文章,其中有4篇学术批评的文章,约占3.7%:李春玲的《新时代的新主题:2007—2010年青年研究综述》,王晴锋的《生存现状、话语演变和异质的声音——90年代以来的同性恋研究》,吴小英的《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及现状解析》(上、下),风笑天的《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与方法——对四种青年期刊2408篇论文的内容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012年发表了约330篇文章,其中有7篇学术批评的文章,约占2.1%:王彬的《全球化语境下青年研究的范式转换》,喻国明的《媒体融合下学术研究的关键》,赵莉的《社会网相关理论及研究的回顾和思考》,陈亮的《青年研究发展中的几个解释性概念》,卫甜甜、张波的《浅议青年研究的传承与发展》,陆玉林的《现代性境域中青年问题的理路》,芮鸿岩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实现机制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11—2012年约发表了603篇文章(不含卷首语等)。其中,学术批评类文章13篇,约占2.1%:孙湛宁、徐海鸥的《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研究述评》,袁潇、风笑天的《青少年手机需求及使用行为研究现状》,黎陆昕的《青年研究应用价值探寻》,王新的《中国少年司法热点问题概览》,田蕴祥的《国外组织成员世代研究述评:概念、议题与展望》,黄佩的《国外网络自我展示策略研究述评》,刘宏森的《“数据当家”与实证研究》,昝玉林的《论青少年网络使用研究视角的发展》,王善峰的《新世纪以来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文献分析》,李雅儒、毛强的《关于“蚁族”群体问题研究综述》,白凯、李建玲的《国外关于创业者素质特征研究现状述评》,干伟溢、陈璇的《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述评》,郭海良的《青年研究方向探略——2011年青年研究类期刊发文情况解读》。

       孟莉的研究显示,此种情况由来已久。孟莉对《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1994—2003年间发表的1943篇学术论文作了计量分析。两刊发表的青年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及国外青年研究方面的论文数量极少,总数为102篇,论文中涉及青年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比例占48%,研究方法占33.3%,青年、青年理论与青年观占18.6%。[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