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3月开始,笔者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参与了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的以“上海市青年人的居家生活状况”为总题的问卷调查。① 之所以从事这项研究,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研究团队认识到: 最近20年来,大陆中国人的大部分生活内容(包括学校教育、就业和休闲),都是越来越以“居家”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这种以“居家”为中心的组织化过程,不但普遍发生于城市,也越来越广泛地从城市推广到乡村,造成城市生活的主流模式对乡村世界的深刻重构。 凭借经济制度(如房地产市场)、媒体(从纸面、电子到建筑)运作和城市扩张的合力,“城市式居家”获得了持续组织人民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巨大能量,日益明显地成为支配性意识形态/文化得以形成和扩散的关键因素。 在最近20年间的城市/社会变化过程中,类似上海这样的东部大城市,具有明显的领先位置;与此相应,在“城市式居家生活”的形成过程中,城市青年堪称最具有风向标作用的群体。 因此,调查研究上海城市青年人的“居家”生活,是有效地分析当代青年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最后,我们确定以上海地区的22~42岁(以2012年为判断基准)的青年人群为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本问卷共发放1032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996份。 通过分析这些问卷,我发现,“代际”关系是“居家”生活内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都市青年位居“三代人”——父母、自己和孩子——的“中间地带”,他们对“居家”生活的安排,必然包含对代际问题的处理。而如何安排家内的代际关系,直接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质量和方式。因此,可以说,代际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家”的形成与运转,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的走向与未来。 父母/长辈是青年压力的分担者 首先,在当下,父母及其他长辈亲戚的支援,成为影响都市青年能否或怎样购房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454名“自己购买商品房”的人中,“房产首付款/一次性付清的来源”情况是:“靠自己长辈支援”的有84人,占18.5%;“靠双方长辈支援”的有39人,占8.6%;“长辈和自己各出一部分”的有129人,占28.4%。这里的“长辈”,应该主要就是父母。由此看来,自己购房者中的大多数人(55.5%)在购房时离不开父母的经济支持。不仅如此,他们当中还有2.4%的人在还贷时,“主要依靠的是”“家长的经济支援”,居于6项“主要依靠”来源的第5位,仅次于“股票、基金的收益”这一项。可见,对父母经济上的依赖,有些购房者是持续的。 而在“一旦打算买房”的434人中,“首付款的安排是”:8.8%“靠自己长辈支援”,10.8%“靠双方长辈支援”,15.4%“长辈和自己各出一部分”。那么,在他们的购房计划中,需要父母经济支持的占35%,这个比例大大低于“自己购买商品房”的人在购房现实中产生的对父母经济依赖的比例(55.5%)。显然,缺乏父母在经济上的支持,应该是许多都市青年没有购房的关键原因之一。 其实,无论是“自己购买商品房”的人,还是“一旦打算买房”的人,毫无疑问,二者在购房问题上都已经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父母存在着经济依赖关系。因此,这里所谓的“自己”,也就成了一个相对的主体。如果没有父母在经济上的支持,青年人的购房行为就会推迟,或许就会成为不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今社会,“父母”也当然地成了推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其次,父母成为帮助青年人照顾孩子的主要助手。无论是否拥有产权房,约有60%的受访者“在孩子进入托儿所之前的一年半里”,选择请父母帮助来照顾孩子:“白天请父母照管,晚上自己照管”。另有超过10%的人更进一步,选择“法定产假结束后,将孩子送去父母家(对方父母家),休息日接回家由自己照管”。考虑到受访者中已经或打算抚养下一代的比例非常高,例如,这个比例在拥有产权房者中明显超过90%,父母在城市青年抚养孩子这件事情上的深度参与,也显然大大扩展了代际关系在城市青年的居家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但也有一些数据,似乎表明城市青年并不愿意太多地依赖父母及其他长辈的支援。这从两个方面可以分析出来:一是在拥有产权房的人中,“还房贷时,主要依靠的是”“工资”和“公积金”两项,而不是“家长的经济支援”(见图1);二是他们基本上不会让父母帮忙料理家务,在“如果家中没有需要照料的老人或孩子,且经济条件许可,您愿意”这一问题中可以反映出来:33.5%的选择“请钟点工”,33.2%的由“双方共同分担家务”,13.1%的由“自己承担大部分家务”,只有10%的“请父母帮忙料理家务”,这比例稍微高于“请住家保姆”(6.2%)和“请另一半全职料理家务”(4.1%)的。
图1 还房贷时,您主要依靠的是:(单位:%) 值得特别介绍的是,在今日上海,父母的家经常成为儿女的“餐厅”。从“您经常去父母家吃饭吗”的问卷中可见一斑(见图2):有31.4%的人“几乎每天”都去父母家吃饭,另有不到20%的人每周去吃2~3次。但子女去父母家吃饭,不是一般媒体上所说的年轻人喜欢或因生活的压力而被迫“啃老”,或因工作忙碌而没有时间做饭,只能去父母家“蹭饭”。因在这31.4%的人中,有26%的人是“从不加班”的,有40.4%的人是每周加班“1次左右”的,有22.8%的人是每周加班“2~3次”的,有7.7%的人每周加班“4~5”次的,有3.2%的人每周加班“6~7次”的。似乎可以说,他们并非是因为不能准时下班、缺乏自己准备晚饭的时间而求助于父母的。因此,这里的情况与前两方面有所不同,它不只有父母帮助子女的单方面意义,也有儿女以这种方式保持与父母的较为密切的日常交往和代际亲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