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丰顺(1977- ),男,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0;左亚文(1956- ),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430072

原文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哲学智慧的一个最本质特点就是其终极向度,一切关涉终极性、无限性和永恒性的问题,都可以纳入到哲学研究的范围之中;我们可以将哲学界定为关于宇宙人生的学问,其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包含了三个维度,即“元哲学”、部门哲学和问题哲学;问题哲学、生活哲学、文化哲学是当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哲学发展的走向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必须在“三个维度”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与和谐的关系。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4)07-0100-03

       对于“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我们能否下一个相对确实的定义呢?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的呢,还是一个对象系统?在这个问题上当代哲学发展的走向如何?本文将着重研究这些问题。

       一、哲学智慧的终极向度

       哲学智慧的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它的终极向度。这就是说,哲学所思所想都是那些终极性的问题。例如,本体论的问题、终极信仰的问题、终极价值的问题、认识的本质规律问题、一般方法论的问题,等等,等等。

       保罗·蒂里希(Paul Tillick,1886-1965),作为20世纪西方著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对于终极关怀作了最为系统和深刻的阐释。在其《系统神学》中,他将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看作是终极关怀的实质。他说:“人最终关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意义。‘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是一个终极的、无条件的、整体的和无限的关切问题。”[1](P114)固然,人类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资料,而物质资料都是有价值的。但这样的价值不是终极价值,只是具体的有限的价值。人们对于财富、权力、名誉的不懈追求是不是终极关怀呢?也不是。因为这些价值仍然是可以计量的,因而还是有限的价值。终极关怀所指向的是无限的价值、永恒的价值和不朽的价值。无疑,这样的价值不可能是一个有形的客体存在,而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意义、一种精神。

       终极关怀是人所特有的。它是由人的本质的二重性矛盾所派生出来的一种超越有限、暂时、相对而指向无限、永恒和绝对的不竭追求。对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永远都不可能解决的人性之谜和逻辑悖论,但是,人的本性又决定了其注定要孤注一掷,“知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

       当然,这种追求也不是一无所获的。尽管任何人也不可能真正达到无限和不朽,但是,他的德行、功业和作品,却可以留之后世,从而达到较长久地保存其价值的目的。

       一般来说,人的终极关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的终极价值,二是社会的终极理想,三是宇宙的终极解答。

       首先是个人的终极价值。如前所述,个人的终极价值所指向的是无限的、永恒和不朽的对象,因而其所关涉的不是当下的占有而是遥远的未来,不是个人的享用而是长久的功业。即是说,它所指向的是死后价值不朽和灵魂得救的问题。

       无疑,人的肉体不可能永存,但是精神可以不朽。人生在世,可以通过自己的作为即“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使自己的德行、功业和著述在自己的身后永久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社会价值的不朽。一个信仰宗教的人虔诚地相信通过自己生前的善行修为能使自己死后灵魂得救,从而入天堂、得永生。这种对于不朽的追求就是个人的终极价值指向。

       其次是社会的终极理想。人的理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职业理想,二是社会理想,三是最高理想。职业理想是人在现实生活中赖以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社会理想和最高理想是人在信仰世界中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所谓社会理想,是人们对于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理想目标的憧憬和向往。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个人的物质生活而把自己投身到一个较为长远的社会目标之中去,但这种超越终究是有限的和有条件的。人的终极追求不会停留在这一有限的目标上,必然会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达到最高的社会理想境界。这种最高的理想境界所指向的是一个完满无缺、尽善尽美的社会状况,尽管这一状况在现实世界中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但是它却寄托了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无限美好的愿望和不懈的终极追求。

       再次是宇宙的终极解答。在人类的终极关怀和终极追求中,探寻宇宙的终极解答属于信仰的最高层面。实证科学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它们甚至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只有哲学和宗教,它们才会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样的使命。尽管哲学和宗教解答这个问题的路径不同,但是,它们都力图通过自己的方式证明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是合理的、合法的和合乎规律的,因而在总体上是和谐的和均衡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心理上的安全保障,使人们惶恐不安的心魂得以安顿,疑惑不定的精神得以栖息。

       上述三个方面,都属于哲学研究的领域。对于个人终极价值的探讨,形成哲学的人本论;对于社会终极理想的探讨,形成哲学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对于宇宙的终极本源的探讨,形成哲学的本体论。除此之外,一切关涉终极性、无限性和永恒性的问题,都可以纳入到哲学研究的范围之中。因此,哲学研究的对象领域是极其宽广的,其所覆盖的对象实际上是一个体系、一个群落,甚至可以说,一切对象都可以映入哲学智慧的“法眼”之中,都可以成为哲学智慧关注的对象。

       二、哲学对象的三维结构

       我们认为,哲学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学问,或者说,哲学是关于宇宙世界与人及其关系的学问。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层涵义:其一,哲学首先要研究宇宙世界。有人说,宇宙世界不能直接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直接与之打交道是一个思想的世界。这种观点是偏颇的。正因为宇宙世界无限广大,不能直接观察和研究,所以才成为哲学思考和研究的对象。因为哲学可以借助于抽象思辨来把握它。其二,哲学要研究人,即人的本质及其生存状况。其三,哲学要研究宇宙世界与人的关系。这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任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