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思考:创新资源的配置、创新模式和创新定位的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于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38 张于喆(1975—),男,山东青岛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工学博士(北京 100038)。

原文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本文从创新资源、创新模式、创新主体、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可以有效理解、引导、评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般性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创新资源配置的重点,必须遵从“两力原则”,即“有能力、有潜力”;创新模式的确定主要根据技术梯度和技术地位特征进行分解;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相互作用成为创新系统运行的核心。本文还从比较优势、定位原则等方面对技术推动还是需求拉动、产品创新还是工艺创新、大企业创新还是小企业创新、颠覆性创新还是渐进性创新、传统产业创新还是新兴产业创新、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还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等六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11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一个体系,由诸多方面和层面构成,与我国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以及现实环境等紧密相连,是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道路。目前,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创新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从方法论上大谈创新的起源、动力、作用和意义等问题,而是要探讨具体如何创新的问题。现在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通过这一框架可以有效地理解、引导、评估我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中国需要创新,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对创新资源、创新模式、创新主体、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考量。只有在对上述问题展开系统性分析后,充分利用框架分析的思路,我们才有望更好地理解、描绘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当然,对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认识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可能缺乏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且,笔者对上述问题的考虑可能还无法确立一个清晰、直观、具体的答案,更多是起到开拓思路、指引方向、传递信号的作用。

       二、创新资源的配置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创新资源的配置和选择成为影响我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因素。尽管政府的目标不是在支持哪个潜在“成功者”的问题上用政府的判断来取代私营产业的判断,[1]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或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无迹可寻。我们必须确定是否“不干预”足以让后发国家的中国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创新能力。由于政府可动用的资源有限,在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上,必须有选择、有方向地使用那些资源。[2]把创新资源优先配置到正确、合适的创新区域可以实现投入低、效率高、效益高的效果,即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人才和精力,也可能规避失败风险,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当然,政府要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就要减少因无知而犯错误,提高成功的可能性。[2]因此,选择创新资源配置的重点,必须遵从“两力原则”,即“有能力、有潜力”,由此必须认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我们是否具备发展创新所需的必要能力?主要是探究我国是否具备(或可获得)相对应的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是否能建立起竞争优势并使之持续。第二,我们是否值得去做?主要是探究创新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我国的长远发展以及是否具有适合的商业模式(赢利模式)。

       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温伯格准则(Weinberg criteria)和资源基础理论,根据资源能力保障和创新发展潜力分解为以下四种“原型”,并根据这些原型的特征确定我国创新资源配置的重点(见图1)。其中,资源能力保障(resources)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创新资源的数量保障(number of resources);二是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笔者认为,资源能力保障是上述两项指标的相乘,即:R(resources,资源能力保障)=N(number of resources,创新资源的数量保障)×Ea(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中,创新资源的数量评价主要通过相关领域的产业经济专家、企业家、工程技术专家来判定,而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的评价则主要通过相关领域的产业经济专家、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者来判定。创新发展潜力主要是指通过创新发现新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能力和力量。具体而言,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技术本身是否可行;二是可行的技术是否能创造价值;三是可以获得所创造的价值。笔者认为,创新发展潜力应该是三项指标的相乘,即:IDP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创新发展潜力)=Tf(technical feasibility,技术可行性)×Vc(value creation,价值创造)×va(value of availability,价值可获得性)。其中,技术可行性的评价主要通过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来判定,价值创造的评价主要通过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工程技术专家来判定,而价值可获得性的评价则主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者来判定。

      

       图1 创新资源配置框架图

       当然,以下几种“原型”只是为了克服经济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而作出的一种简单而初级的分类,很可能会遇到“未来是高度不可预测的”风险,即所谓的信息问题;同时,还可能会遇到复杂的政治过程,即不仅与科学本身相关,而且也与科学以外的利益相关。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简单而初级的分类,是促进创新资源向优势发展领域集中的依据,有益于我们进行管理并作出抉择。因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发展区域,我们可以进行优先权的选择并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以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用。

       1.等待观望区(Ⅰ区),主要是指那些创新发展前景难以预料,而我国并不具备发展资源能力的领域。我们应选择跟踪研究的策略,即采取以期权为出发点的思维方法,将投入作为创造一系列期权,在为获得明确进展、解决主要不确定性时[3]可以继续投入。

       2.选择性投入区(Ⅱ区),主要是指那些市场规模庞大,增长速度快,创新发展前景比较确定,而我国并不具备发展资源能力的领域。其中,对于那些希望占据主导地位或志在必得且尚不具备发展资源和能力的领域,可以选择重点突破的策略,即持续性地全力投入。而对那些无意占据主导地位且尚不具备发展资源和能力的领域,可以选择跟踪研究的策略,即采取以期权为出发点的思维方法,将投入作为创造一系列期权,会依将来的情况不同而有可能造成注入推迟、加快或者废除原定的投资。[3]

       3.重点投入区(Ⅲ区),主要是指那些市场规模庞大、增长速度快,创新发展前景比较确定,且我国已具备一定资源能力的领域。我们应选择重点突破的策略,即持续性地全力投入。

       4.适度投入区(Ⅳ区),主要是指那些创新发展前景难以预料,而我国已具备一定资源能力的领域。我们应选择广泛跟踪的策略,即积极跟踪,随时评估,注意调整策略;我们需要在投入量和灵活度之间保持平衡,通过设置将来可斟酌决定的机会,[3]试探性地少量投资保留期权,一旦前景风险降到可容忍水平且资源能力有效提升后,才会选择大规模投入;否则选择终止或者延迟投入。

       三、创新模式的选择

       一国科技经济发展的基础与背景不同,对创新模式的选择不可能完全与他国一致。而且,对于一国而言,创新模式的选择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也会有所不同。鉴于科学技术对于一国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后发大国的中国,所面对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在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根据自身现状和不同技术特点,同时又要尊重创新的一般规律,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以加速推进创新步伐。如果选择不当,不但不利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甚至有可能使国家承担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