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欧洲老人及其赡养

作 者:

作者简介:
俞金尧,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俞金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欧经济社会史。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每个社会都有一种适当的方式赡养老人。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人用“退休”协议的方式,规定了老人获得赡养的条件。老人的赡养呈现出与大多数传统社会不同的情形。退休协议是老年人与其财产继承人兼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它既意味着财产的让渡,也是对老人的一种生活安排。与老人签署协议的人不一定限于老人的子女,老人也可以与非亲族关系的人订立协议。老人获得什么样的养老条件,基本上取决于他自己所掌握财产的多少。这种养老方式与历史上欧洲人独特的婚姻和家庭制度有关,也影响到人们对生育、财产积累的愿望和态度,有利于社会化养老制度的发展。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4 年 11 期

字号:

       现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达、完备,有的国家被人们称为福利国家,那里的人们生老病死似乎无后顾之忧。但是,在福利国家形成之前,特别是传统的农业社会里,西方人如何养老,我们所知不多。社会学家们根据传统农业社会的一般特征认为,那个时代的老人们生活幸福、安度晚年,他们的体能下降了,但他们因为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而获得了社会的尊敬。他们享有优越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他们的生活在家庭中得到保证。①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有些罗曼蒂克。

       历史学家对于历史上欧洲人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独特性的研究,使得社会学家对于近代以前西方人老年生活的描述,变得不是那么可信了。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西方人的家庭以核心家庭为主,由夫妇和他们的未婚子女组成的小家庭是欧洲社会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种家庭生活模式,世代同堂的家庭在所有家庭户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②此外,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年轻人做佣工(servant)的习惯,不少人早早就离乡背井外出打工,他们结婚后就自立门户,大多不与父母住在一起。③这样的家庭形态与我们通常所了解到的农业社会中一般的家庭体系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使得我们特别希望了解欧洲农业社会老人的生活境况,如果老人们得以享受有保障的生活的大家庭环境这一情形,在社会中不再是一种普遍的存在,那么,老人们如何养老以及靠什么来养老,就不是社会学关于传统社会老人赡养的一般理论可以解释的了。本文试图在欧洲家庭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欧洲老人及其赡养问题。

       一、老人的概念

       老人如何赡养的问题,与人们对老人的认识有关。在近代以前的欧洲社会里,谁是老人?这是我们首先要弄清的问题。

       人到60岁或65岁就要退休,在现代的老人概念中,60岁或65岁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是进入老年期的起点。④但这种情况在几个世纪以前是不大相同的。那时,人的生命质量十分低下。有研究者根据对1250—1500年意大利157名男子和63名女子的统计,男子的平均寿命仅为37.2岁,女子则只有33.14岁。⑤对1276—1500年以每隔25年为一个时间单位,对每25年内出生者和死亡者的平均寿命进行复合统计,得出如下综合性的平均寿命数据:

      

       从表中数据可知,14世纪初,佛罗伦萨人的平均寿命约为40岁左右。但是在100年以后,由于瘟疫的肆虐,平均寿命几乎减半。到15世纪时,尤其是1450年以后,平均寿命又大大增加,恢复到40岁左右的水平。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人口形势大体上代表了那个时期欧洲其他地方的人口状况。

       但到近代早期,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人口历史学家对英国和欧洲贵族出生时的预期寿命的研究表明,在16—18世纪,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贵族,平均寿命都仅有30多岁或40多岁。⑥在英国,人口历史学家计算出1550—1599年英国人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为42.5岁,1600—1649年为41.9岁,1650—1699年及1700—1749年这两个时段里,这一数字一直都停留在39.5岁的水平上。直到1750—1799年,英国人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才上升到45岁。⑦

       历史学家对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欧洲人口发展趋势总的估计是:在12世纪时,欧洲人口增加了,人的预期寿命也在增加。14世纪的前几十年,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下降,而在该世纪中后期,由于黑死病及随后的几次瘟疫,人口数量及人的平均寿命均大幅下降。从15世纪至16世纪又逐渐恢复。在某些地区,这些数字的增长在15世纪的前25年里就已开始了。而在另一些地区,可能要到15世纪晚期,甚至到15世纪末才开始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只是恢复性的增长,在人的预期寿命方面,18世纪中叶以前,始终停留在40岁左右的水平上。

       以现代的标准来看,40岁左右的预期寿命实在不长。所以,也难怪有人将那个时代的欧洲说成是充满着青春活力的世界。⑧不过,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这一数字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好像社会中到处都是青壮年人群,已经没有老年人了。或者误以为某个年龄达到30岁的人,按平均寿命40岁计,只能再活10年;25岁的人,还可再活15年,如此等等。⑨其实,事情并不完全如此,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反映的是一个社会总体的生命质量。就每个个体而言,寿命的长短大不一样。有的人寿命很长,有的人则过早夭亡。实际上,正是这些过早夭折的人(他们的数量比较多),决定了传统社会的平均预期寿命处在较低的水平。在近代早期的三个世纪里,欧洲的婴儿死亡率大约在150‰~250‰的水平。在有些国家,约有1/4的婴儿在一周岁之前就夭折,这就是广泛存在于近代早期欧洲人口体系中的一个特征。活过了一岁的孩子,命运依然不可预测。据估计,在欧洲范围来说,几乎有一半的孩子在10岁以前夭折。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