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高登”网站的“胶”讨论看香港青年劳工的生存

作 者:

作者简介:
邵家臻,香港浸会大学青年实践中心副主任、香港浸会大学社工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批判青年学。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最近,香港“高登”(以下简称高登)网站创造了一个新词:“胶”,该词有调侃、戏弄、污蔑之意,例如,“胶力”、“胶问题”、“假胶”、“烦胶”、“真心胶”、“实心胶”、“黑心胶”、“胶人”,等等。高登网对“胶”的鞭挞、讪笑、轻蔑,说穿了,其实是对“延后的青年过渡现象”和“青年在劳动市场被边缘化现象”的反应和反挫。新资本主义文化下,香港青年劳工在弹性、胶化和碎片化的工作场域中工作,时刻感到“谁需要我”的迷惑和焦虑,以及感受到来自工作中的冷漠与恐惧。高登网中的“胶”,就是大家不敢面对却一定要应对的新资本主义文化的渊薮,集中反映的却是青年劳工的生存本质。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4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5;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4)04-0029-07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4.04.005

       一、引言:“一周工作”的“工作传奇”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年轻人的“工作传奇”。或许应该这样说,一个传奇之所以是传奇,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惊天动地,而是它别有所指——或者补偿,或者抚慰,或者讽刺,或者提醒,或者暗喻。最近,网络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工作传奇”。

       作为一个在一年52个星期内换了52份不同工作的“Y一代”(Generation Y),出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阿森(Sean Aiken),向公众表达了他对工作朴实而真诚的理想。在网络上,阿森和他的“一周工作”[1]计划已经为人们所熟识——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给他提供一个为期一周的工作机会,无所谓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

       这个“工作传奇”的主角是一位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在大学毕业后没有顺理成章地在投资公司、银行之类的单位中找一份工作,相反他任性地让他那些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诸多困惑继续发酵。阿森用52周的时间,去世界各地体验了52种不同工作,他希望藉此能发掘出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当然,他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自己需要在一份职业中得到怎样的快乐,并且启发其他人去寻找他们自己的激情——雇用他的人不需为他这一周的工作支付报酬,只需要给“让贫困成为历史”(“Make Poverty History”)的慈善活动捐款,而捐款的数额完全随心。结果,阿森的这52份工作行业跨度很大,从农民到市民,从速递员到消防员,从花王到空军飞行员,他都从中去发掘这些职业的意义,或许不是每一个职位都适合阿森,但他却在工作中发掘自身的价值。

       二、香港“高登”网站与“胶”

       语言是我们精神的居所之一。每个时代、每个城市、每个社群都有其自身的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是这个时代的浓缩,也是这个城市的彰显。也许正是“延后的青年过渡现象”和“青年在劳动市场被边缘化现象”,使香港年轻人社群当中又兴起了一个有些怪异的新潮用语:“胶”,它来自香港本土网站“高登”的网络讨论组(Discussion group)。

       网络讨论组并不生产通常意义上的新闻,而是有些像报纸或电台中的大家谈栏目,把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到一起谈论各种各样的事情。从量子力学到猴子的睡眠习惯,可以无话不谈。患了绝症的人可以寻求互相支持,而秃顶的男人们也不妨交流生发经验。它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的整个生存范围。总之,它允许每个人张贴自己的见解,供他人阅读。在某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上,个人可以发帖上去,其他人也发帖予以回答。这种形式构成了多对多的“异步”通信,而不像传统媒体的一对多形式或电子邮件的一对一形式。“异步”的意思是个人可以在稍后空闲时再回答。电话和面对面谈话是同步的,而在电子公告牌上,一个人可以在发帖之后等待响应,他无法控制别人回帖的时间。

       内地当下的网络讨论组,最知名的是成立于1995年的“水木清华”,代表着内地高校的网络社群文化。1998年至1999年,“西祠胡同”、“天涯社区”、“强国论坛”等先后诞生,纷纷以其特色抢夺网民。由于人气的大量汇聚,网络讨论组不断地发展与成熟起来;它们开辟了一个简单的互动沟通环境,尤其适合传播和探讨公共话题。[2]

       至于香港,代表者非“高登”莫属。香港“高登”为何物?2010年,香港艺人袁弥明在杂志《号外》接受访问时指出:“做大事的男人怎会在高登打东西,你上去就代表你真的不是做大事的。”她也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又或者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高登是毒男聚居地,也是黑暗的角落。”可是,对于高登,香港社会却存在另一个完全相反的评价:“高登才是真正的社会。什么人都有,有‘疯人’,有‘变态的人’,有好人,有坏人,现实生活中个个戴着面具,一上到高登就像是回到家中似的,原形毕露。”[3]

       一个讨论区之所以风风火火,当然是因为它所释放的能量远远超过这个讨论区。门外汉以为高登是一个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地区的计算机商场,其实它是一个计算机信息站,于2000年1月31日由创始人吉姆博士(Dr.Jim)及一群计算机硬件高手创立,会员以信息科技界人士(IT人)占大多数,讨论主题亦集中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方面。不过,它也会涉及很多社会话题,因为恶搞文化,如改图、改歌和最具争议的“高登起底组”,结果它一鸣惊人,成为焦点。无论是“七折港女大闹家品店事件(2009)”、“赐座男事件(2010)”,还是“潮童欺凌女童事件(2010)”,它都能抢尽眼球,弄得香港社会人尽皆知。截至2014年1月为止,高登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网上社群,其注册会员有28万之众,性别分布为男性占大多数(85%),婚姻状况以单身为主(85%),年龄层属“80后”的几乎有一半(48%),“90后”的则占四分之一有多(26%),教育程度以大专或以上为主(45%)。高登能够在网络世界中露出头角,主要是因为它的浏览量。据谷歌分析的统计,每天高登网页浏览量为600万,每天浏览网页人数为26万,而每周浏览网页人数为130万。

       高登里有一种暴烈风格。在它里头,有一批愤世嫉俗但又缺乏约束的年轻网民,他们往往自以为正义而攻击其它讨论区、网志、留言板等,逐渐为传统高登会员和外人所讨厌。尤为甚者,在讨论政治民生等敏感话题时,火药味特别浓。张扬的性格,以及撩事斗非的处事作风,使高登本身迅速成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议题。2010年8月22日,香港电台节目《铿锵集》就以“网络审判”为题,大肆引用高登会员的留言,以此来说明“网络审判”的严重性。2011年2月25日,东方报业集团控告高登讨论区诽谤案件,法庭判处高登讨论区在收到投诉后8个月才撤掉相关文章,为此将承担诽谤赔偿10万元。同时,高登讨论区亦成为香港人表达意见的网上媒体,与香港电台的《城市论坛》齐名,不断被传统媒体引述报导。2012年2月,在反“双非孕妇”事件中,高登人于短短七天里便成功筹集了数十万资金作登报之用,可见高登的网上动员力量具有全香港其它论坛无法比拟的强大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