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13-09-01 DOI:10.11821/dlxb201404009 1 引言 乡村重建是20世纪晚期以及21世纪早期国内外乡村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之一[1],这种快速和剧烈的发展过程,被称为乡村转型发展(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RTD)[1-2]。乡村转型发展在空间形态上,具体表现为乡村聚落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形态变迁两个维度,并同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系列问题联系在一起[3]。在发达国家,这种过程与“反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过程相联系,伴随着人口由城向乡的迁移,乡村发展逐步由农业向服务业转型,并对乡村景观格局产生剧烈的影响[4],进而引起乡村人口重新分布,住宅以及乡村聚落模式的变化[5]。在发展中国家,则以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变化为源头[6],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土地利用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土地利用形态,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调整传统乡村向不同方向发展[7]。 旅游型村落是目前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4种主要形式之一[7]。旅游型村落不仅是许多旅游地的重要接待服务基地,还是旅游地重要核心旅游吸引物[8]。关于传统村落演变有较多的研究积累。但从乡村转型发展看,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空心村”领域,这涉及村落“空心化”的概念、类型、空间模式、空间分布、形成因素、动力机制、阶段与过程以及潜力评估等诸多领域[9-12],关于旅游地村落问题研究,只有零星报道[13-15]。尽管在旅游地空间演变层面,许多研究关注了旅游地演变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对应的阶段特征[16-18]、核心边缘结构[19-20]、旅游地形态学研究[21-22],以及作为度假村和第二居所的演化等[23]。但是上述研究基本上是从旅游地系统尺度关注演变现象和过程,对于旅游地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较少引起重视[22],旅游地空间特征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 高度发达的乡村旅游是工业化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2012年,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170万家,从业人员达2600万人,其中农家乐150万家。这些乡村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分布于城市与景区周边地区。因此,研究以野三坡旅游地3个典型旅游村落空间演变为案例,以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演变为主线,试图探讨以下3个问题:①不同区位下旅游地村落空间扩展模式演变有何差异;②这种差异形成的驱动机制是什么?③这种旅游地村落空间演变模式有何政策含义。
图1 研究村落在野三坡旅游区的分布 Fig.1 The location of three villages in Yesanpo tourism areas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本研究选择的3个村子(苟各庄村,刘家河村和上庄村,基本情况如表1)位于国家5A级野三坡旅游区内。野三坡旅游区位于北京西100 km、保定市涞水县西北部,总面积为498.5
。京原铁路横贯景区,1条国道(108国道)和3条地方公路交叉形成以景区为中心的“X”形交通网络。野三坡风景区始于1984年,1986年正式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2010年旅游区接待游客达到265万人次区,2011年被评为全国5A级旅游区。之所以选择3个村落有以下考虑:①均为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业发展相对较为成熟。②3个村子位于以核心旅游区百里峡景区东部为起点沿公路线依次排列(图1),区位条件由近至远。上庄距百里峡主景区人口约7.5km,基本处于目前旅游发展影响辐射的最远界。③开发时序较为清晰。苟各庄是与百里峡景区发展共同成长起来的旅游村落,始于1986年;刘家河2004年则因百里峡索道下站口建设而发展;上庄起步最晚,2007年刚起步。也就是说,3个村落空间演变基本反映了野三坡旅游区旅游发展对村落总体影响。 2.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实地调查资料,主要应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来确定开发基期村落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用半结构问卷方式来收集村落的演变原因;对所调查的3个村落进行入户调查,并进行现场调查和拍照,调查所有村落整体形态变化和建筑结构、功能和形态变化。②以Google earth高清影像(分辨率达0.6 m)为基础,采取2007年3个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图(1︰2000)校正,对其主要土地类型转换进行评估。上述两种处理具体方法参照[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