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02(2014)03-0130-20 今天的题目是“从文化与美学看京城的建筑象征体系”。大家都在北京读书,到了北京一定要去看天安门,看了一定有很多感想,我今天就从天安门讲起,希望通过这一题目,提供一个可能与大家看天安门不同的角度。这里是政法大学,我们的国徽上就有天安门图案,不妨比喻一下,说天安门具有作为国家大法的宪法之性质。问为什么要有一个天安门,与问为什么要有一个宪法,具有相同的意义。 一、作为民族建筑象征的天安门体系 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一个首都,为什么在首都里需要一个建筑的象征体系?也就是说,为什么用一套建筑的方式来象征一个国家?然后再想一想,一个象征体系服务于怎样的目的?在这套建筑象征体系里面,它有什么样的文化内容?与这个民族的心理有什么关系?这样在看天安门的时候就可以有更为宽广的联想。图片上是天安门的整体,一个建筑象征体系,不妨将之称为“天安门体系”: 图里天安门广场南面的毛主席纪念堂是在1977年才建的,如果要回到天安门体系的原初,必须将它忽略不计。现在我们来看天安门体系:最北面的是天安门,最南面的是前门,西面是人民大会堂,东面现在叫国家博物馆,初建成时叫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中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就是天安门广场的整体结构,即天安门体系。用这一套建筑体系来象征新生的共和国,实际上就是要用建筑的形式来告诉我们:共和国的自我定义是什么?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天安门体系就像宪法一样,宪法是用法律的方式对国家的性质进行定义,天安门体系是以建筑的形式对国家的性质进行定义。它定义了什么?这就要通过对建筑进行分析,天安门体系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广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二是纵轴上的天安门和前门,三是横轴上的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四是广场中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家可以想一想,这四个因素表现了什么?这就需要从历史上去研究。 首先,广场是天安门体系中最重要的。广场在整个中华文化里面是没有的,不是中国的建筑形式中没有方形空间,而是其方形空间没有作为现代意上的广场功能,运用广场一词时也不是用来指这种特定的矩形空间。广场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来自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空间和斯堪的纳维亚的露天会议。这里有一大串复杂的历史故事,长话短说,广场在西方文化中有两个作用,一是政治公共空间,二是交通的交汇之地。天安门广场是在第一种意义上形成的,是一个新型的现代政治空间。这样的广场在中国出现,是晚清和民国的事。当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被西方列强打败之后,出现了对外开放的条约口岸城市,这些城市,无论完全由外国规划新建,还是在旧有城市上扩建,具有西方理念的广场出现了。民国以后,全国各城出现了拆墙运动,广场又在这运动里涌出。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就是把围着天安门左右两边的城墙拆掉之后,形成了一个政治空间的广场。民国时期,南京和上海都没有广场,而在国民党主导的南京和上海的城市规划里,都设计了巨大的广场。在共和国以后,随北京把天安门广场扩建成了世界第一大广场之后,全国的省会城市都有了作为政治空间的广场。任何一个建筑形式都有各自的功能。如果不把握住它的功能,随意挪用就会产生意外的效果。整个中华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化,可以说是从衙门中心到广场中心的演化。就是说古代的城市中心是衙门,而现代的城市中心是广场。古代的衙门紧密地关联着古代社会中的官民关系。古代的官是父母官,民是他的子女,民对父母是尊敬的,衙门的造型方式定义了这种官民关系。所以当你进衙门时,应当正如衙门前的木牌上的大字提醒的那样,要“肃静”、要“回避”。但是一旦有了广场这种西方的政治空间形式,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从五四运动到到一二·九运动到二十多年前的学运,学生游行,一定要游行到天安门广场去。你问他们,你在动物园游一游行不行?回答肯定是不行。而警察一定要阻止学生到广场,你问他们为什么阻止学生到广场去?让他们游一游行不行?回答也一定是不行。为什么不行?学生不知道,警察也不知道,这是广场作为政治空间自然而然要发挥出的功能。如果创造一种空间而不了解其本有的功能,它会产生一些大家本不想产生的效果,这是我们要建造空间形式时应当慎重反思的问题。天安门广场成为如今这样大的广场,是共和国之后的成果,民国时期的天安门广场只是紧靠长安街上的一小块。从这一小块矩形空间到前门,有一条狭窄的长街,叫千步廊,两边是以前朝廷的六部。这些整个地都被拆掉之后,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就产生了。这里我们且先记住一点:有了天安门广场之后,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以广场为中心的。中国的城市变成以广场为中心,又是晚清以来的城市空间一系列变化的必然结果,这里有中国与世界互动的丰富内容。 第二,整个天安门广场上四个大建筑,从天安门到前门到人民大会堂到国家博物馆,是一种什么样的建筑呢?对建筑,首先可以从体量形态看,一个建筑,是水平线大于垂直线还是垂直线大于水平线?凡是以水平线为主的建筑,是与一个文化的理性精神相关的,比如说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建筑,都是水平线大于垂直线的,意味着这是两个具有理性精神的文化;凡是垂直线大于水平线的建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和基督教哥特式教堂,则都有向往天空的情怀。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从这一点来看,天安门广场的四个建筑都是水平线大于垂直线的,内蕴的是一种中国型的理性精神。纵轴上的天安门和前门,把中国传统原有的建筑直接搬用了过来,但加入了一些重要的现代元素,比如天安门前门有了毛主席的像,两边有了标语,为了广场观礼和游行仪式增建了天安门城楼两边的观礼台。横轴线上的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是西方式的建筑,西方建筑有两个主要原型,以几何柱式为主的希腊神庙和以三角形和穹顶为主的基督教堂,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都是以柱式为主,只是在一些地方,如屋檐和顶部装饰,加进了中国的建筑元素。总而言之,天安门广场上的四个建筑,纵轴线上突出了中国传统,横轴线上彰显了西方形式,这里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果要用最简洁的话来概括的话,可以说它反映了共和国的一个基本理念:融会中西,走向世界。 最后,是天安门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高37.94米的纪念碑同样体现了对中西建筑的融会,让人想到中国的高石碑和西方的纪念碑,但中国元素占有了主导地位,由下部的白玉栏、碑身浮山花岗岩和上面的四坡庑殿顶显出。在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个点题的作用。整个天安门体系体现了现代中国的新生,新生的现代中国要对自己现代以来的历史作一个定义。这一定义主要由纪念碑来具体化。 纪念碑体现了共和国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宏大叙事。主要由碑身的碑文和碑下方的十块浮雕体现出来。碑文显示了主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十块汉白玉的浮雕则具体讲述了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关节点,构成了共和国前期关于中国现代性宏大叙事的经典性结构。第一块浮雕是“虎门销烟”(碑东之北,曾竹韶主持),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始。其次,是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碑东之南,王丙召主持),在共和国前期历史观念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再次,是“武昌起义”(碑南之东,傅天仇主持),它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然后,是“五四运动”(碑南之中,滑田友主持),五四运动最重要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是五四运动对中国宏大叙事的意义。接着,是“五卅运动”(碑南之西,王临乙主持),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再下来,是“南昌起义”(碑西之南,萧传玖主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成立了。之后,是“抗日游击战”(碑西之北,张松鹤主持),共产党在打败日本的过程中成长壮大。最后,是“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由三块浮雕,“支援前线”、“顺利渡江”、“迎接解放”组成(整个北面,刘开渠主持)。这组浮雕显示了如下的特点:首先,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就是用这样的八大事件来进行总括的,这代表了共和国前期的宏大叙事的基本结构。其次,它的风格,是苏联型的现实主义风格。第三,每一个浮雕里都没有领袖人物:在鸦片战争里面没林则徐,在金田起义里没有洪秀全,在武昌起义里也没有黎元洪,在五四运动里同样也没有陈独秀、李大钊……因而它是一种人民叙事。在共和国前期的主流意识形态里,究竟应当怎样定位领袖与人民的关系,还处在探索之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