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及其实践路径

——兼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导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邹绍清(1968-),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把握这一本质要求是牢牢掌握我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的根本要求,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深刻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本质规定和丰富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从整体、实践和独特性上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关系原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把握这一本质要求是牢牢掌握我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的根本要求,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牢固树立阵地意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论对当前存在的把党性和人民性相割裂的错误倾向加以理论廓清与批判,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推动承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导向作用。

       一、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本质规定

       “意识形态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即‘思想的上层建筑’,其功能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①从本质上说,意识形态是国家和阶级意志的思想表达,具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合理性和变动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重要一环,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其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合法性和先导性。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探索逐步形成的,代表着广大人民的诉求和社会共识,其本质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所谓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是指党性和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与要求,在本质上具有紧密联系、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内在规定性,因此,任何割裂都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其最终目标就是消灭阶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海牙举行的全协会代表大会的决议》中指出:“工人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要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②列宁指出:“消灭阶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情揭露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关于自由和平等的偏见,同这些偏见作无情的斗争。”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并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做出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政治方向和要求。《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意识形态党性的核心就是要依据党的性质和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不动摇,这也是讲政治、讲导向的灵魂所在。

       所谓意识形态的人民性是指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具体而言,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立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反映着某一特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表现着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每个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为本阶级的利益或某些政治集团服务的。恩格斯指出:“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是到了18世纪,资产阶级已经强大得足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同他们的阶级地位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了。”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总是极力为资产阶级辩护,大力鼓吹“宪政民主”、“告别革命”等虚假的政治意识,宣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秩序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马克思指出:“一旦资产阶级占领了地盘,一方面自己掌握国家,一方面又同以前掌握国家的人妥协,一旦资产阶级把意识形态阶层看做自己的亲骨肉,到处按照自己的本性把他们改造成为自己的伙计……一旦连精神劳动本身也越来越为资产阶级服务,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一旦发生了这些情况,事情就反过来了。这时资产阶级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力求‘在经济学上’证明它从前批判过的东西是合理的。”⑥资产阶级力图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价值观说成“普世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尖锐地批判道:“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⑥这实际上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即它是价值判断(表达的是利益关系)和理论因素(需要‘论说’)的混合物,其根本特性,即是‘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⑦。只是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这一点而已;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则以马克思主义对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为理论基础,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透过复杂浑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揭示意识形态的本质,提高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并为其服务的思想文化,维护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家政权,同时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封建主义,是由其本质决定的基本功能和职责。”⑨因此,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内核,且与党性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它无须任何遮遮掩掩地找借口,而是旗帜鲜明地既要坚持党的政治方向,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从本质上说,党性和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体两面。即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始终寓于人民性之中,不可能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不可能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如果离开党性谈人民性,就将否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容易把人民虚化为“单个的人”或“空洞的集合体”,进而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如果离开人民性谈党性,就将否定党的执政之基,造成群众基础的丧失和政治方向的迷失。所以,二者不能任意割裂,任何离开党性讲人民性,或离开人民性讲党性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需要正确把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