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

作 者:

作者简介:
米彦青(1970- ),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文学博士,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学接受史研究,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原文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女诗人中的佼佼者,然因其生活环境所囿,其现存诗集中,和家人、亲戚、朋友的奉赠送别,对日常化生活事件的描摹是她诗作的主要内容。她的诗歌或清新明快,或绮丽柔婉,呈现出对唐诗的接受特色。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她的诗歌成就与其固有的民族属性、家族文学浸染和时代女性创作风有很大关系。


期刊代号:J2
分类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14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4)04-0140-06

       有清一代,能写汉诗的蒙古族诗人多如过江之鲫,女性诗人较之前朝虽有较大发展,然而人数依旧不多,因此,她们的创作也就格外引人注目。《八旗艺文编目》收录女性作家52位,其中蒙古族女诗人有4位,分别是那逊兰保、熙春、博尔济吉特氏(名不详)、成堃。作为唯一有诗集传世的女诗人,那逊兰保及其创作,显得弥足珍贵。虽然此前已有多篇论文对她的文学创作进行研究,但就其家族文学传承和诗歌中对唐诗的接受方面尚有很多可议之处,本文愿在此进行讨论。

       那逊兰保(1801—1873),字莲友,博尔济吉特氏,祖居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为漠北喀尔喀部落首领之一,后归依清廷受封,故其自署“喀尔喀部女史”。那逊兰保4岁随父入京,7岁入家塾,师从著有《冰雪堂诗稿》的名儒陈延芳之女归真道人。早慧的那逊兰保在成长中,受到擅诗的外祖母金墀的影响很大,所以她12岁即工吟咏,15岁就通经义,17岁嫁满洲宗室副都统御史恒恩后继续诗歌创作。终其一生,可谓雍容华贵。因此,李慈铭在其诗序中称其为“和林贵种,瀚海名家。毓秀璇枝,远承薛禅之帝,绍封珪叶,代袭名号之王”[1],后人称那逊兰保为蒙古族的易安居士。

       那逊兰保著有《芸香馆遗诗》上下两卷,共存诗91首。作品系由其子,时任国子监祭酒的著名学者盛昱搜集整理并刻印的。盛昱在诗“跋”中说其母“家务之暇,不废吟咏,所作已裒成巨帙”,可是,因“太夫人之家,本不欲以诗传,故散失已多,无从收拾。即以此论,亦不过存什一于千百”。那逊兰保的诗多系早年之作,盛昱记忆中的母亲“中岁喜读有用书,终年碕碕经史,诗不多作”,那逊兰保的丈夫恒恩于同治丙寅年(1866)去世,悲痛之下的那逊兰保觉得“内事摒当,外御忧患,境日以困,遂绝不复为诗”[1]。由此可见那逊兰保习诗多是闲暇所为,非专力为之,但因其富有才华,所以作品也能自成一家。著名学者李慈铭为《芸香馆遗诗》作序,称赞那逊兰保诗作是“清而弥韵,丽而不佻。高格出于自然,深思托以遥情。怀人送远之什,登山临水之吟,踵转风骚,熔情陶谢,洵足抗美遥代,传示后来,名士逊其智珠,国史炜其彤管矣”。这些话或有溢美之嫌,但盛昱跋中所引时人称赞那逊兰保诗作“清雄绮丽,文意不自满,而诗实可传”之语,倒是非为虚妄之词。

       因为女性生存的空间所限,她们的文学交流空间也极为有限,因此,那逊兰保诗集中,和家人、亲戚、朋友的奉赠送别是她书写的主要内容。《瀛俊二兄奉使库伦,故吾家也,送行之日率成此诗》是亲友间交往的代表性作品,诗云:

       四岁来京师,卅载辞故乡。故乡在何所?塞北云茫茫。成吉有遗谱,库伦余故疆。弯弧十万众,天骄自古强。夕宿便毡幕,朝餐甘湩浆。幸逢大一统,中外无边防。带刀入宿卫,列爵袭冠裳。自笑闺阁质,早易时世妆。无梦到鞍马,有意工文章。绿窗事粉黛,红镫勤缥缃。华夷隔风气,故国为殊方。问以啁哳语,逊谢称全忘。我兄承使命,将归昼锦堂。乃作异域视,举家心徬徨。我独有一言,临行奉离觞。天子守四夷,原为捍要荒。近闻颇柔懦,醇俗醨其常。所愧非男儿,归愿无由偿。冀兄加振厉,旧业须重光。勿为儿女泣,相对徒悲伤。[1]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是抒情和叙事交织并行的。诗歌中所摹写的历史、自然等物象本身就蕴涵着诗性浓郁的意象与意境。在叙事的诗歌中,自然也成为叙事意象的组成部分,叙事诗歌中的意象,将一地一景的空间感凸显出来,增强了叙事的可视性与直观感。《瀛俊二兄奉使库伦,故吾家也,送行之日率成此诗》剪裁了京师、塞北、库伦等一连串的空间意象,描画出诗人心中变迁的故乡风貌。那逊兰保幼年远离故土,家乡的风情和民族的荣光只能从长辈的言传口述中留下印记,对于故土的种种忆念,是其民族感情自发心理的显现。这首诗的思想表达属于中国古代诗歌中传统的思乡主题,作者特定的民族属性赋予了汉文化影响诗思带来的民族融合的新意蕴。在习见的送别叙写中,诗人从本事中阐发出高远的思致,作品虽然写于送别兄长之时,主要篇幅却是历数自己对于故土的眷恋和对当下文化气质的认同。空间的转移包孕了时间的流动,在特定的时空场域,透过为奉使出行的二兄送别事件,展示了诗人家族在清代的生活变迁。家族的荣显既然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当然要勉力兄长戍边卫国。不同于通俗文学叙事多着眼于具体的事件本身,诗歌因其内涵的抒情品质,往往超越了叙事的具体本事。这首诗作为五律长诗,四十句二百字,在那逊兰保诗集中并不多见,整首诗的抒情和叙事全然是杜甫《北征》的模式,或在抒情中插入叙事,或在纵向叙述中插入横向描写,或在描写中转入议论。使得诗作顿挫起伏、情感跌宕。诗末化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健朗笔触,让别离的愁绪远离自己的亲人。

       唐代诗歌是古代诗歌史上的高峰,无数经典诗作成为后世诗歌史上的“母题”,诗人们在习诗时不由自主地就会把目光投向这里。作为“从少年时代就培养了对汉族古典诗歌的浓厚兴趣”[2]1的清代女性诗人,那逊兰保注目唐诗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她在诗歌创作中常常法乳唐人经典诗作。《庚申冬寄外,时在滦阳》诗云:“漫道相思苦,从悲行路难。烽烟三辅近,风雪一裘寒。去住都无信,浮沈奈此官。亲裁三百字,替竹报平安。”诗中颔联再次化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之诗句,而整首诗中弥漫的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更是唐代王昌龄闺怨类诗歌模式。《清史稿·文宗本纪》载:“(咸丰)十年庚申……六月夷人犯新河,官军退守塘沽。七月,大沽炮台失守……僧格林沁退守通州。八月洋兵至通州……瑞麟等与战于八里桥,不利。命恭亲王奕訢为钦差大臣,办理抚局。上幸木兰……驻跸避暑山庄。九月,抚局成……十月,诏天气渐寒,暂缓回銮。”[3]760-761那逊兰保的丈夫恒恩彼时随咸丰皇帝远离京师,与家人分隔两地,那逊兰保在自己内心的忧思无法排遣的时候,选择以诗歌的形式将之记叙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