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范畴的“隐”字概念,与“显”字构成一组鲜明的文论术语,遍见于文意、诗意、词意等各类文体有关作品意义内涵的讨论。文以“意”为主、诗以“意”为主,以及词乃“意内言外”的文论说法,基本上,皆源自古代思想涉及“隐”字义理的引申与衍义。易言之,开始对“隐”字的界义,并不始于汉魏以降篇章文集的流行,而是先秦经子古籍所见“隐”、“显”与“潜”字义理的阐发。 特别是由《周易·乾卦》初九曰:“潜龙,勿用。”此句的“潜”字,《文言传》解作:“龙德而隐者也。”正式将潜隐互训,开展“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这种“隐”字子学义理范畴,再经由《老子》、《荀子》、《礼记》、《中庸》、《太玄经》等先秦两汉古籍的继起阐扬、衍生义理,最终构成经子古籍所见的“隐显”范畴,再由此旁通互生篇章文集著作的隐显作法,形成文论范畴的“隐显”课题,凡是文论涉及“文意”的表现,大都与文意的隐显讨论息息相关。 案《荀子·劝学篇》谓瓠巴鼓瑟,流鱼出听。伯牙鼓琴,六马仰秣。荀子用“行无隐而不形”的隐字描述“乐理”之妙,有“隐”的一面,有赖“赏者”的领悟。《老子》三十八章直接形容“道隐无名”,王弼注云:“道潜隐,使人无能指名也。”此注径用潜隐之词,所解在“道”,推而广之,文章之道亦必然会有潜隐之词,探赜索隐,端看批评家解读功夫。及至《中庸》又将隐字概念由道转化到“君子”的慎独修养,分析慎独之必要性。因为,君子居“独”之处境,乃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用“微”字增解隐意,戒君子诚于中,形于外的慎独功夫。 再到扬雄更加扩充“隐”字义理,应用在“心之潜”的心隐说,谓“人以心腹为玄”①,将隐与玄合义讨论,心隐心玄,人有“隐心”,过渡到文章有“心”也有“隐”的推理,遂形成由“道”至“人”,再由“人”至“文章”的“隐显”分析,文论范畴的“隐显”论,源出经子之学的衍义轨迹至此可以说已经明显可见矣! 然而,隐字为文论一大范畴。由此隐字延伸衍义而成的文论术语有:义隐、词隐、文隐、意隐、心隐、秀隐、显隐、道隐、索隐、理隐、字隐等,皆从隐字而来,可见“隐”字乃文论重要范畴。 推本溯源,隐字始生于《周易·乾卦》初爻:“潜龙,勿用。”此潜字作“隐”解,文言传谓“龙德而隐者也。”案即指《乾卦》初爻潜藏阳气,故有“潜隐”之义,隐而未见,自乾卦“天象”而言,人法天地之象,引申应用“天道”之隐,故由龙隐下启人文,则又有天地闭,贤人隐之说,此谓“贤隐”。又《乾卦》初爻既揭龙隐之旨,《坤卦》初爻亦有隐藏之义,盖谓坤卦初爻寂然不动,故又有坤隐德隐。乾坤乃易之门蕴,乾坤皆有隐,合言之,即谓“易隐”②。此后凡文论之隐义,皆转化自易隐,而以《文心雕龙·隐秀篇》之文隐为承先启后之论③。 其实,隐与显二字,并其义理,又互见于《周易·乾卦》初爻潜龙勿用,与《比卦》九五显比,此二卦首见单用隐显对言。而《比卦》之显比在九五爻,与六二爻正应,六二爻辞云:“比之自内。”此内字即谓隐于内,故而《比卦》虽无“隐”字,但“内”已有隐义,与“显”正应,故又有“显”与“隐”之呼应对待关系,由以上可知《比卦》已内含有隐显之易理易义。 同样以此类推《乾卦》初九“潜龙,勿用”谓“龙德而隐者也”亦已有“隐”义,但是《乾卦》虽不见“显”字,实质上亦有“显”义。试观《乾卦》九五爻辞:“飞龙在天。”此飞龙谓龙德显扬于天位,故有“九五之尊”易义,然则《乾卦》九五虽不见“显”字却已有“显”义。 由《周易·乾卦》开展的“龙德潜隐”之“隐”义,此后一直成为易学的一项“义理”基本源流。西汉末扬雄仿《周易》作《太玄经》,述八十一卦之象义,首卦《中卦》初一云:“昆仑旁薄,幽。”此“幽”字,西晋范望注云:“幽,隐也。”此用幽隐互训,即注重“隐”字易义。又司马光注云:“天地且不能隐其情,况万类乎?以其思而未形也,故谓之幽。”④此解已点明人心有“幽隐”之思,心之潜与龙之潜,形象模拟相通,完全是《周易·乾卦》隐德之义理发挥。可见自《周易》建立“隐”义之后,后人仿作如《太玄经》与《潜虚》皆继承之而加以贯通义理。“隐”与“显”成为此后子学重要范畴之一,其实皆源自易学易理的引申衍义。 然而,隐字文论范畴,说至最详者,莫如刘勰《文心雕龙》此书,专设《隐秀篇》述“文外重旨”之隐,此文心文术论重“隐”之范畴。而在《谐讔篇》另辟讔体,乃据隐论品评讔体,讔者隐也,谓遁辞以隐意,善用谲怪譬喻说明事理,此之谓讔体,故用“隐”论分析此体之优劣。 今观刘勰建立的文章“隐”论,来源即本自《周易》有变爻与互体的易象与义理。《隐秀篇》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此句即据《周易》六十四卦每卦有互象与变爻,因而产生四象的不同,意指在一卦之中,内藏不同的四象之卦,这种互体易学,直接启导文章词意也有类似现象,句中有句,言外有意,因此,文章也会有“意隐”、“词隐”、“道隐”等诸种文章之隐,统谓之“文隐”。《隐秀篇》赞曰:“文隐深蔚,余味曲包。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此句总括文章有“隐”,始能委婉其词,含章其意,读之余味无穷,犹如易象互体变化一般,即将文隐与《周易》互体明白并列而观,十足表明文章“隐”论来源自易学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