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与时代  

——2013年国内外“西马”研究评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秀琴,中国政法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8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4)05-0009-08

      2013年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下简称“西马”)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无论是在国内学界,还是在国外学界都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景象(这尤其表现为相关的著述的出版、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等)。其中,国内学界的主要特点是:一般性综合研究与专题个案研究并进,热点研究几乎与国际学界同步;国别化研究深入开展,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持续升温;传统西马(即1920-1970年代的西马研究)研究方兴未艾,苏东(前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值得关注。国外学界的主要特点则是:立足于《资本论》解读,延展出新一波资本主义研究热潮;各种各样的“后”学持续升温,新左翼思潮(特别是以新社会运动为主的激进民主思潮)再度成为理论热点。总体来看,2013年国内西马学界更注重学理研究,特别是一般性思想史梳理,因此是一种“时代中的思想史”;而国外同行则更侧重问题研究,特别是思想史中的时代研究(以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研究为例)。①

      一、“时代中的思想史”:国内“外马”研究概况

      2013年中国学者所贡献的针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诸思潮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论文、专著(以上皆含译著)和专题性学术会议。②从这些成果来看,该年度,国内学界的“外马”(“国外马克思主义”简称)研究无论是一般性概论还是具体个案研究,皆日益走向成熟和自信。总体上表现为如下诸特点:

      (一)一般性综合研究与专题性个案研究并进,热点研究几近与国际同步

      2013年的热点研究既体现在一般性概述研究类,也出现在一些热点人物、流派及其问题上。首先,或基于多年研究积累,该年度国内学界陆续出版了多本概述性的著作,③如陈学明主编的《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程》(四卷本,④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和黄继峰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西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除了这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的回顾与综述性梳理,在文学领域也出现了王天保的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文本解读与中西对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在上述研究中,西方(乃至整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维度在凸显、中外(西)对话的欲望和水平皆在提高、对国外思潮研究的当代性(包括学术前沿性追踪和现实时代感)也在加强。国内学界正尝试通过这种综述性努力,力图达成学术流派划分问题上的尽可能的共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是在这种概述性一般思想史梳理与比较中,国内学界日益注意到国外马克思主义诸思潮(特别是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流派)在当代逐步走向融合的趋势。有学者已经开始自觉运用这一几乎与国际学界同步的新范式(即融合范式)来开展相关研究。

      其次,在人物、流派和专题研究领域,2013年国内学界注目较多的理论热点主要包括“新社会运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前者的主要成果包括译著《生态马克思主义》、⑤专著《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研究》,⑥以及青年学者贡献的学术论文等。⑦后者包括对齐泽克等人著作的跟进译介和专题研究,如译著《自由的深渊》(齐泽克著,王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专著《后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的乌托邦》(赵司空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以及研究性论文,如王南湜的《马克思会如何回应鲍德里亚的批判?——对于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欧阳谦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认识论》(《教学与研究》,2013年01期)、汪行福的《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河北学刊》,2013年03期)、孔明安的《现代政治的霸权运作及其批判——从拉克劳的霸权逻辑到齐泽克的否定性基础上的批判》(《教学与研究》,2013年01期);王晓升的《“Hegemony(领导权)”究竟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策略——拉克劳和墨菲的社会主义策略评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李西祥的《解放的辩证法: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乌托邦及其批判》(《教学与研究》,2013年0l期)和周嘉昕的《鲍德里亚之后,再无政治经济学批判?》(《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7期)等。从已有成果来看,前者主要集中在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对女权主义等弱势群体保护运动等相对缺少关注;后者主要集中在对齐泽克、拉克劳—墨菲以及鲍德里亚等人的研究上,而对属于这个阵营的其他学者关注不够。无论如何,对二者作为新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倾向却给予了足够的阐述。

      (二)国别化研究深入开展,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持续升温

      我们知道,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也即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曰以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明显分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诸思潮逐渐式微之后),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人本与科学两个主义逐渐融合的历史时期。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别化倾向日益明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法国马克思主义、德国马克思主义、日本马克思主义等诸学术论域逐渐凸显,在这其中,英美马克思主义尤其可圈可点,其在中文语境中的传播也受到了格外的青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