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有媒体爆出,北京13岁少女因疯狂追星成瘾与父亲产生争执被砍死,消息引起轩然大波。追星追到“超级疯狂”甚至病态的话题再次被提起。 追星族的队伍目前非常庞大,且许多追星族非常疯狂。大部分的疯狂追星族年龄都不大,他们对心中偶像那种虔诚的崇拜,可以割舍一切的态度让人瞠目结舌。为了见偶像一面可以不吃不喝等上几天,为了亲眼目睹偶像的风采可以“血洒”机场,为了得到偶像的签名可以双膝跪地,见到偶像后热泪盈眶甚至当场昏厥……这就是疯狂的追星族。很多人不能理解,究竟是股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的失去理智,如此的疯狂。 青少年,把追星当时尚 从新闻报道、各大帖吧、微博等来看,青少年在“粉丝团”中是主力。他们为什么更容易成为追星族呢?这是由于他们处在青春期,懵懂爱做梦的年纪,把追星当时尚,在明星身上找“理想”。总体来看,他们追星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点: 1.追逐时尚的模仿心理。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模仿力都很强烈,只要出现一种新的时尚,就极力模仿,希望赶上潮流。而明星们的“光鲜”生活也使他们羡慕不已。他们希望通过模仿、崇拜明星来改善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衣着打扮,借此找到获得成功的捷径,提升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渴望的成功。 2.寻找共鸣的疗愈心理。青少年在独立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的困难、烦恼,自己无法解决,但又不愿向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倾吐。在这种情况下,某些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情感历程的歌词,或某个影视中成功的角色,正好能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共鸣,从而把对歌曲、影视形象本身的喜爱“爱屋及乌”到对明星的崇拜。 3.需求满足的替代心理。随着性成熟的到来,青少年性意识日益发展,他们对异性的情感也日益丰富,这使他们开始幻想和追寻自己恋人的形象,但由于各种条件的不成熟,使得他们把对异性的幻想转移到明星身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看到他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扮演的也多是些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4.跟风追星的从众心理。青少年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至于本来没多大兴趣去追星的人,为了不被看作“落伍”,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追星一族中。 别用“病态”心理追星 对于粉丝的疯狂行为,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是“病”了。那么,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病”了呢?一般来说,正常的追星并不会妨碍青少年的成长,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他们反而会在榜样作用下变得更积极。只要追星不占据生活的全部,而是指向精神层面的一种追求,就是正常的追星。而形成心理疾病的追星有时候往往是开始于一个带有偏执色彩的妄想,病态心理追星往往脱离了社会现实,希望通过明星完成追星者自己内心构建的梦境。从心理学来看,这显然是做白日梦,不是普通的追星梦想。 要正面引导,不要强行干预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追星第一反应就是反对,认为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甚至影响孩子的成长。由于家长们的不理解也造成了新闻中所出现的悲剧。其实只要孩子追星适度,家长们也不要太过于担心。适度追星可缓解紧张的生活和学习压力,也可丰富业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偶像当成学习的榜样,从而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 作为父母首先一定要调整认知,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崇拜明星了,父母应高兴,那说明孩子的身心发育非常健康。这时的他们心理上想脱离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但面对未知的世界,内心会惶恐,需要找个“强者”来崇拜、学习、模仿,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样内心才会产生安全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当孩子开始崇拜某个明星时,和孩子一起聊聊那个明星的话题,一起寻找明星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孩子内心所需求的力量和安全感在哪些方面,积极正向的引导孩子成为他们所崇拜的人;另外,不能强行干预孩子对明星的喜好。有的父母会说,我希望他崇拜英雄,不是什么娱乐明星。但其实孩子的感觉能力,比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要来得快而深刻,故很多行为都显得缺乏理性指导,理性化教育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一般都会自然而然地变得理性起来。如有一位中学生说,他曾非常崇拜某明星,但上高中参加军训后,又开始崇拜军人。所以请不要压制孩子的明星崇拜心理,最好让他自行调整。 【编后语】 其实,不单单是青春期的孩子们喜欢追星,我们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自己的偶像或理想的形象。追星对人们,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好分寸,让偶像成为我们内心中的一盏灯。保持健康的追星心态,让追星更多地落脚在“支持”二字上,而并不是迷恋或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