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芳芳15岁,一天,她第一次收到了异性同学的约会纸条,上面简单地写着:“欣赏你的秀气和才气,希望成为你的朋友。如果不讨厌我,明天放学后想和你一起走。你的粉丝约翰。”看上去像是英语课上随便起的名字——孩子们互相熟悉,家长多半无法对号入座的那种。可能这张纸条让从小就乖巧的芳芳有点不知所措,她主动拿给妈妈看。妈妈一看脑袋就大了!慌乱中,不假思索的话冲口而出:“这个约翰肯定是个坏小子,小小年纪就知道打女孩子的主意。芳芳,别理他,离他越远越好!”妈妈一边说,一边把手中的纸条撕碎,恨恨地丢进垃圾桶。突然,妈妈意识到自己损坏了重要的物证,后悔不迭地加上一句:“真不该撕了它,应该留下这个证据,让老师好好修理一下这个坏小子!”妈妈的强烈反应让芳芳感到非常惊讶。她失望地说了一句:“没想到妈妈比我还脆弱,没劲!”最后,在女儿保证绝对不搭理那个“坏小子”之后,妈妈决定尊重芳芳的意见,暂时不告诉老师,如果这个约翰再敢骚扰芳芳,就新账老账一块儿算! 这件事情很快过去了。但芳芳从此以后再也不和妈妈讨论任何情感话题,母女间多了一层看不见的隔膜。令妈妈感到困惑的是:难道当父母的坚决制止女儿早恋有什么不对吗? 症结分析 对“早恋”的恐惧导致“卤莽的爱” 家有小女初长成,担心孩子“早恋”往往成为父母的一块心病。这位母亲的反应虽在情理之中,却明显失当。用撕碎纸条的方式表明态度暴露了教育的简单化,再用向老师告状的方式恐吓孩子更显得小儿科。如果当时芳芳并没有打算赴约,只是想从母亲这里得到如何应对的指导性意见,这位母亲大动肝火的结果则可想而知:受到伤害的将不仅是写纸条的男孩,芳芳也会因此饱受同学们的白眼和蔑视,甚至会因为“内疚”而选择和男孩“患难与共”。无论结果如何,女儿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原谅妈妈的“卤莽的爱”;如果女儿本来也对“约会”充满好奇和尝试的冲动,撕掉一张字条真的可以阻止吗?显然,简单粗暴地对待肯定不是制止“早恋”的好办法。 教育建议 掌握教育策略,培养孩子健康文明的异性交往方式 1.不要轻易把“早恋”帽子扣到孩子头上 下面发生的也是孩子收到约会纸条的小故事,但这位父亲面对同样的问题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当女儿有点兴奋也有点紧张地要告诉爸爸一个秘密,而且要求保密时,爸爸有条件地答应了:“好吧,只要你说的事情我认为不会对你造成伤害,我保证为你保密!” “太好了,爸爸,你一定要说话算话!今天,有一个男生给我写‘情书’了,把我夸得有点晕!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能一下子发现我这么多优点呐!” “看来你自我感觉不错!”爸爸不动声色地说。 “当然了!有人夸总比有人骂你舒服吧?被欣赏也比被痛贬高兴吧?” “完全同意。男女老少都喜欢被人欣赏被人夸,老爸也不例外。” “耶!理解万岁!” “现在,”爸爸说,“请勿陶醉于被人欣赏被人夸的美妙感觉,三分钟。为了尊重你的通信自由权,我不看你的信,但你得告诉我他夸你最突出的优点有哪些?夸得对不对?” 女儿略微沉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说我是他见过的最聪明、最善良、最活泼开朗、最善解人意的女孩,这还不够吗?我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自己这么完美!” “看来女儿真的很聪明哎!那小子比你差远了!” “老爸,什么意思?你凭什么断定那小子一定比我差?” “我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自己有这么完美。是你说的吧?你之所以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有这么完美,因为那是事实。世界上没有人是真正完美的,我的女儿也不例外。你聪明,学东西快,只要不粗心,成绩也不错,但你觉得自己比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比世界上所有的聪明人加起来还聪明吗?” “爸,我有那么狂吗?更何况遗传基因也不够呀!” “同意这个判断。你不狂妄。遗传基因不够,爸妈有责任。所以,那小子夸你是‘最聪明的’,要么是没见过世面,要么就是……” “你想说他是拍我的马屁?” “这可是你说的!要不我们继续推断下去?” 女儿似乎明白了老爸的真正用意:“爸,等等,我怎么觉得你是想说他在用最好听的话评价一个他并不真正了解的人?” “我什么也没说,今天所有聪明的话可都是我女儿说的。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和一个并不真正了解你的人进入‘约会’状态,你觉得有意思吗?” “谁说我要和他约会了?只不过……对这么一封消耗了许多脑细胞把我夸晕的信,我不能愣装没看见吧?告诉我,怎么办才能不伤着他?老爸!” “孩子,这是你的事儿!我就想说一句话:别管他是谁,要想配得上我的女儿,还得耐心地长几年再说!” “明白了!谢谢老爸,那我就让他先耐心地长几年,其他免谈!” 由于没有先入为主地把一顶“早恋”的帽子扣在女儿头上,讨论同样的话题变得多么轻松! 2.和孩子一起协商,找到恰当的应对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收到约会小条是青春岁月“很平常”的生活事件。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与其大动肝火,不如耐下心来和孩子一起“赏析”约会小条所包含的真实信息,然后分类指导。 约会小条通常有三种风格,应对的方式也应当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