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学生文化演变轨迹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杜海清,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大学文化及大学生心理教育。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学生文化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战后日本大学的学生文化经历了“学习型文化”和“娱乐型文化”你进我退、此消彼长的过程。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界,“娱乐型文化”在大学校园长驱直入,最终逼退“学习型文化”的主导地位。但是,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平成萧条”带来的“学习型文化”返潮,在本质上已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的“学习型文化”。如今,日本大学学生文化中,注重人格完善、教养培育的“学习型文化”依然在不断衰退。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4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12;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4)04-0042-07

       近几年来,对学生文化(Student Culture,本文专指大学学生文化)的研究逐渐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在我们的观念中,大学应该是做学问的地方。而作为学生,最基本要做到的就是一心专念于学业。但我们却忽略了,这样的观念只是学校“一厢情愿”的逻辑。客观地说,大学,其实也是一个集聚了一批生理、心理正处于青年期年轻人的地方。这里所说的青年期,是指未成年的青少年在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之前的一个“过渡期”。而大学时代是青年人迈入社会前的一场“成人礼”。一名日本大三学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大学四年是一段随心所欲、要做啥就做啥自由飞翔的时期;但我又像是一只脚上标上印记后放飞的鸽子。因为四年后,我们还得回归社会重新接受认定。”[1]177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学子,在学校并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而是一个有着自主思考和行为能力的主体性群体。学生一方面在学校的传统、制度的约束下活动,同时也创造了与此不同的学生文化,在校园度过三四年或更长时间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对他们来说,大学不单单是习得知识的场所,也是接触各类人和事、获得各种生活体验的地方。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余研讨活动、社团活动、勤工俭学、友情交往等各种各样高中时代从未有过的体验,逐渐形成其社会性和独特个性。

       学生文化既与学校的学术和授课情形有关,还与校外的“知识”环境联动;既与处于时代先端的青年文化相联系,还与社会时尚、信息媒介息息相关。日本研究青年文化的学者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学生文化提出了“学习型文化”和“娱乐型文化”的概念。[1]184前者是指学生就读期间刻苦用功,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在校园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后者是指学生校园生活更多地关注于社团活动、异性交往和课余打工,使大学校园蒙上一层轻松、休闲和浪漫的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学生文化在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在“学习型文化”和“娱乐型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

       一、战后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学习型文化”占主导地位

       二战结束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大学校园是“学习型文化”占主导地位。战争结束后,刚刚从军国主义阴霾中走出来的日本百废待兴、国力衰弱不堪、百姓生活穷困。那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大学、短大入学者占18岁人口的比率)非常低,基本稳定在10%的水平上。年轻人考上大学非常不易,他们希望通过上大学,跻身社会精英阶层,从而谋得一份体面的职业,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因为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很多学生学习十分刻苦,连一些枯燥的课程也不舍得放弃,一字不漏地背诵讲义,课堂里尽可能详尽地记笔记,连教授在课上说的笑话,哪里咳嗽了一声也会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唯恐遗漏。学生课余打工赚钱,不像现在的学生是为了“积攒玩乐的钱”,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怕万一家里的接济断了会辍学。[2]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苦读书”,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考虑娱乐问题,大学校园学习气氛浓郁,“学习型文化”是学生文化的中心。

       二、上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催生“游乐园大学”

       从1955年开始,日本摆脱了国衰民穷的困境,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了普通家庭家电用品的普及化,耐用消费品热导致学生中也出现了以拥有照相机、半导体收音机、自行车、吉他为荣的现象。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大学生中出现了“追求个人自由、安乐”的显著倾向。[3]

       另一方面,“经济起飞”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到60年代初,日本的大学已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60年的10.3%、1965年的17.0%,到1970年的24.0%、1975年的38.9%,短短的15年间毛入学率急速地上升了近4倍。[4]这就意味着以前不敢奢望升学的平民子弟也有望跨入大学课堂。而有着与以往“天之骄子”相异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的年轻人进入校园后,带来了“学习型文化”之外的各种“娱乐型文化”,促进了大学校园“学习型文化”向“娱乐型文化”的转变。

       与此同时,自上世纪50年代后半叶起,学生课余打工的目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战争刚结束时,学生打工赚的是“面包钱”、“课本费”;而随着日本经济复苏,赚“面包钱”、“课本费”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打工是为了赚“零用钱”,课余打工的学生人数也在急剧上升。另外,进入70年代以后,快餐店、便利店等发展迅速,此类店家都是以雇用课余打工的学生作为员工来扩大经营规模。这样,学生勤工助学也从以往短期性的临时打工,逐渐演变为整个求学期间的一个经常性活动,课余打工成了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日本“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每年都会发布一份题为《关于学生消费生活实态调查报告书》的报告,报告书中有一项由“购书费”和“购买文具等的学习费用”两部分组成的“修学费”。从历年数据的变化看,1970年以后减少最为显著的是“购书费”。另外,根据这份报告书历年数据制作的“阅读时间变化图”也显示,1971~2009年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1971年达到峰值为108分钟,随后逐年下降,到2009年已缩短至27分钟。也就是说,从70年代初期开始,大学生“远离书本”倾向已十分明显。(见图1)

      

       图1 日本大学生阅读时间变化图[5]5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