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的普及和青年网民数量的稳步上升,“点赞”已经成了网络空间中一个“现象级”的社会事件。同时,该词也被《咬文嚼字》列为2013年十大流行语之一。根据腾讯公司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7月,QQ空间点赞的日均次数突破2亿次,单日点赞峰值也超过了3亿次。“点赞”不仅骤变成我国青年在线交流新途径,而且也演化为了线下生活的新语言。“点赞党”的出现更使得青年族群产生进一步分化并引起了大众的热议。从学理上看,“点赞”作为青年网络互动的新方式,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学追问:一是“点赞”行为与我国社会转型之间有何联系?二是“点赞党”的出现是折射了青年文化的更新还是反映了青年问题的凸显?因此,对“点赞”的特征、功能与成因做结构性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当代青年“另类”互动方式的现状与趋势。 一、“点赞”的由来与演变 “点赞”是相伴着社会化媒体而生的一种新型网络交流手段。社会化媒体主要是指基于WEB2.0,以参与、交流、社区化和连通性为特点的网络站点或技术工具,主要包括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一般而言,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用户进行四种类型的操作,其分别为赞(like)、分享(share)、收藏(star)和关注(watch),其中,“赞”和“分享”是公开性的操作,它们能够将用户的偏好进行展示并推送给社群中的其他成员。“脸书”的帮助中心对“赞”做了如下的说明:“‘赞’是一种给予正面反馈或连接您所关心的事物的一种方法”。新浪微博则向用户这样介绍“赞”的功能:“赞是一项快速发表微博观点的方式。您可以通过点击‘赞’图标表示您对微博的支持”。因而,本文所分析的“点赞”行为指的就是用户对“喜欢”或“赞”这一功能键的操作,“赞”因此也被引申为在互动过程中表达赞同、喜爱或支持的含义。 由于点赞的便利性和传递个体价值取向的直接性,使它迅速成为一个流行的青年现象。根据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的抽样调查,发现有52%的I世代青少年(即90后)每天点赞一次或多次,而45%的N世代青年(即80后)也有类似的现象,与此相较,只有24%出生在60、70年代的代群喜欢通过点赞活跃在社交网络[1]。国内虽然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但从2014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看,2013年网民的主体仍是青年群体,其中20-29岁年龄段已占到总体的31.2%;同时,即便传统社交类网站(SNS)的用户黏性开始松动,但仍有超过50%的网民转移到了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会化媒体之中。因此可以推测,“点赞”依然是青年群体最为活跃的网络行为之一。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点赞”虽然成了青年线上交往的新方式,但同时也潜伏着相应的矛盾与危机。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跃迁的共同作用下,“点赞”这一行为所要实现的功能已经完全超出了社会化媒体预先设计的框架——它不仅表现出赞同和支持的意涵,而且也带有多种流变性的社会意义。“点赞党”这一青年族群的出现,更是引起一场关于当代青年文化和青年线上交往形式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源于台湾导演吴念真2013年拍摄的微电影《新年头,老日子》。在影片中,女儿通过社会化媒体抱怨了父母之间的争吵,但她却收到了30多个“赞”。家庭冲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反而赢得“点赞”,这一情节引来了网友们的感慨。同时,“点赞党”还创造了自己的“入党誓词”:“不评论,专点赞……该赞的赞,不该赞的也赞”。“点赞党,你的节操呢”也迅速成为热门的网络话题,网友分成“点赞只是说明已阅”和“点赞党滚出社交圈”两派进行争论[2]。对点“赞”的讨论在2014年持续升温,光明网转载了《“点赞党”出没,你的身边有没有》一文,各大地方媒体也对“点赞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并呼吁青年网民要理性地使用“点赞”的功能。 基于上述的分析与争论,我们不难发现,“点赞”既能够通过便捷的意义传输形式赋予青年网民更多的话语权,又可以给他们创造巨大的主体性展示空间。不过,“点赞”绝非简单的表达赞同,一方面它被青年群体灌注了丰富的情感要素,蕴含了多样态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点赞”行为在社会化媒体的构架中也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功能。因此,要充分认识青年的“点赞”现象,就必须对其进行类型学的概括与分析,以厘清它的动力机制并在学理层面上提出反思。 二、“点赞”的特征分析 “点赞”话题所引致的争论也让网民自发地将这一青年网络族群划分成了已阅点赞族、维护关系族、真心赞赏族和跟风抱团族等不同的类型[3]。虽然这些类型的划分较为粗略,但也基本涵纳了“点赞”行为的几个重要的功能性特征,即表意性、参与性与情感性。 1.表意性:意见表达的直接性,它是“点赞”的本质属性 由于社会化媒体需要赋予网民更多的主动权并鼓励他们自由地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分享,因此“赞”被设置成了一键或一点操作(lazy click)的快捷按键。青年网民可以通过“点赞”传递自身对某一事件或事物的观感,从而简便、高速地实现意见的反馈和聚合。 2.参与性:互动双方的交互性联系,具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