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与参与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高中建,王子月,孟利艳,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高中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子月,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生。 孟利艳,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原文出处: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可以分为共意性参与和冲突性参与两种形式,分别是政治表征和政治认同作用的两个过程。基于参与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青年网络政治共意性参与的动力机制有政治情感表征拉动机制、政治价值表征推动机制、政治愿望表征驱动机制、政治意识表征促动机制,动员与组织机制有政治表征建构机制、政治表征惯习机制。青年网络政治冲突性参与的动力机制有国家认同极化机制、民族认同异化机制、政党认同分化机制、制度体制认同离化机制,动员与组织机制有政治认同归类机制、政治认同符号机制。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4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 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14)03-0073-04

       不同群体由于参与心理、参与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其社会参与机制也不一样。青年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其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动力。虽然各国由于体制、国情的不同,导致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都并非像我国这样出现爆发性的增长。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激增与问题的不断涌现,亟须学界高度关注和研究。本文认为,提出实际有效又可操作的解决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的方案的前提是全面分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与参与机制,研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与参与机制对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应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及其机制的界定

       关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欧美主要以青年网络社会运动、集群行为等为研究主题,关于其运作机制,则经历了理性选择理论、资源动员理论等以及现在占据了欧洲社会心理学三分之二江山的社会表征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而我国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其一,集中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特征等现状的研究。其二,关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机制研究不足。偶见关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机制的研究,虽然也谈到了偶像、微博等的作用,但都是零散和不成体系的。其三,关于现实社会中青年政治参与机制的研究不充分,多是经验总结性的文章,缺乏具体过程与机理分析。尽管也有个别学者提及了在青年的志愿活动中社会共识的重要作用,但是对此并未深入分析。其四,针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对策的研究较为薄弱。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对策研究方面,由于缺乏深入的、科学的、系统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导致了所提出的应对方法过于抽象。例如,“健全信息发布制度”似乎成为大家共识,但如何健全却成了棘手问题。又如,一些研究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在现实中很难操作。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指以青年群体为主要参与主体,以网络媒介为主要参与渠道,表现出与政治相关的认知、情感、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参与内容,并将对社会及相关领域造成特定影响的一种参与方式[1]。社会运动的研究者麦卡锡和沃尔夫森在关于社会运动的研究中,曾明确提出两种社会运动方式。这两种社会运动方式,一种是共意性的,一种是冲突性的[2]。以此为依据,本文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分为如下两种。第一种是共意性参与。共意性参与指的是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没有遭到根本性和有组织的反对,受到了全体民众支持的参与,主要包括公益行为参与,如志愿行为等。第二种是冲突性参与。冲突性参与指的是由部分人群发起和支持的、与另一部分人群产生冲突的、遭到了抵制和反抗的参与,主要包括网络政治冲突事件。以上两种参与方式其过程与机制是不相同的,有分别进行研究的必要。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机制,指的是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各影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关系及其功能。目前研究者对政治参与机制层面的研究大致涉及主体层面、策略层面、方法层面、内容层面等多个方面,到底使用哪种层面才能既涵盖所有机制又避免重复界定,成为一个难题。本文从共意性参与和冲突性参与这两条主线以及政治表征与政治认同这两个理论视角着手,在分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的基础上,探究包括主体层面、策略层面等多层面的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动力、动员与组织机制。

       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的研究是机制研究的前提。研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不仅可以发现其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也可以发现这些因素的作用途径、主导群体及运作模式等。本部分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两种形式,即共意性参与和冲突性参与来分析其参与过程。

       (一)共意性参与过程

       共意性参与,主要是指政治表征的作用过程。政治表征是社会表征的一种。莫斯科维奇把社会表征定义为拥有自身的文化含义并且独立于个体经验之外而持续存在的各种预想(preconceptions)、形象(images)和价值(values)所组成的知识体系[3]314-315。依据莫斯科维奇关于社会表征的定义,我们可以将政治表征理解为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和背景中社会成员所共享的政治价值、政治意识、政治愿望、政治情感等政治共识和政治知识体系。政治表征是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符号或系统,对于研究如何建立政治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政治互动规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共意性参与过程包含如下三个程序。

       1.政治表征存量与新事件的“锚定”

       青年遭遇到新的网络政治事件,这些事件往往是创伤性的、伤害到了青年的政治情感的事件,对这样事件的认知需要他们对其现存的政治表征和新事件进行新的界定。

       2.新的政治表征的形成

       对于一些创伤性的网络政治事件,青年现存的知识体系(包括社会风俗、社会规范)无法对其进行定位,需要新的知识对其进行合理的解读,在对新事物深入思考后,新的政治表征以想象、隐喻或符号的方式通过大众媒介和人际沟通表现出来。

       3.共意性参与行为的发生

       新的政治表征的形成激发了青年共意性参与行为。例如,在青年关于环保运动的政治参与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出现打破了青年现存的关于环境的政治表征,青年需要在“锚定”新事件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产生新的政治表征。这些新的政治表征以符号的方式,通过微博、网络社区等各种中介被其他青年接受,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青年网络政治共意性参与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