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央与各省的努力:民国元年行政咨询员选派及分歧

作 者:
陈明 

作者简介:
陈明,南京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江苏 南京,210093)。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行政咨询员是袁世凯政府在实施一系列中央集权政策受到各省抵制后,仿效前清督抚派员参与外官改制的旧例,旨在疏通中央政府与各省都督间意见的产物。袁氏及政府对行政咨询员的态度随着时势发生变化,终因在对行政咨询员的性质及权限的认知上中央与各都督存在较大分歧、行政咨询员的职责发挥受到很大限制,无疾而终。这一群体的出现到不解而散,表明中央与各省间亦曾努力尝试沟通,只因民初特殊的政情,一开始便成为中央与各省角力的延续。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4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4)03-0117-10

       南北通过和议实现统一后,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并遵照《临时约法》规定,组建统一的临时政府,形成临时参议院、总统府、国务院并峙的格局。同时,因为《临时约法》除规定临时参议院由各省临时省议会选派代表组成外,未及规定中央与各省权限的划分以及省制,各省都督与总统府、国务院以及各省省议会与都督关系微妙。

       袁世凯上台伊始,不顾自己尚无实力控驭南方光复省份的事实,积极推行集权措施,触及辛亥革命期间壮大起来的各省都督利益。同时,袁又通过频频更换总理,加强对内阁的控制,政府与临时参议院关系趋于紧张。列强也在等待袁政府加强对各省的控制,确信政局已完全被其掌握才予以正式承认。面对内外两面的压力,为了打破僵局,袁世凯援引前清督抚派员参与外官改制之例,通令各都督派员赴京参与中央内政、军政、财政决策。与此同时,政体构建方案尚在酝酿,古今、中外各种学说、宗旨均有不同市场与受众,包括革命党人在内,对于新政体的形式均未有成熟且形成共识的方案。在新制尚未形成定谳,需要集思广益、征求各方意见时,各种政治力量均希望确立对其有利的主张。对于各省都督而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的各省都督府代表,正可为其提供更多机会。在中央政府与各省都督共同要求下,各省选派代表赴京。1912年9月,政府正式将其定名为“行政咨询员”。由于袁世凯政府与各省都督各怀不同目的,在代表权限的问题上主张分歧,此举最终未能改变民初纷乱政局。

       以往研究主要强调袁世凯及政府与各省都督,尤其是同盟会籍都督间的对立。本文通过考察行政咨询员,①意在说明,当时中央与各省在斗争的同时,彼此间也曾努力调和与沟通。

       一、缘起

       众所周知,中华民国是由独立各省都督府派遣代表,经过协议组建而成的。这些代表在临时政府成立后,一度代行临时参议院议员职权,继续影响南京临时政府的重大决策。南北统一后,在各省临时省议会力争下,临时参议员改由临时省议会选举。至参议院北迁后,由各省都督府派员暂代参议员已不及总数的2/10。[1]同时,虽然在辛亥革命期间,各省都督府取得对外代表全省的资格,各省临时省议会也在士绅的努力下,由准立法机构一变而为代表全省民意的立法机关,但由于各省官制尚未统一,各省都督与省议会关系十分微妙,在各省临时省议会纷纷选派代表赴京组织临时参议院的同时,却很难让都督将这些选举产生的参议员视为都督府代表,与中央政府接洽。如何沟通各省都督府与中央政府间的意见,随之凸显出来。这一探索在北京临时政府建立不久即已开始。1912年4月20日,东三省都督赵尔巽因东北夹处日、俄两强间,局势紧张,仿前清资政院特派员例,派潘鸿宾、傅疆顾问员,赴北京陈述意见。[2]此举遭到奉天临时省议会反对,认为民国已建,“奉省政见如何,自宜公诸舆论,非一二顾问员所能代表”,而且此举未得中央命令,“今置自东省,尤与各省参差”,电请袁世凯下令取消。袁氏虽电令顾问暂留,赵氏却深为气愤,直称“参议员不咨询,能禁大总统及政府亦不咨询”。[3]

       中央政府在推行集权措施受到各省掣肘后,亦感到有必要考虑各省意见。在山东、河南、直隶等省因发生都督选任问题,出现直接用民间团体、个人的名义迭电政府各部院,就用人行政发表意见,袁世凯虽以有碍统一为由置之不理,终感有必要加以根本解决。[4]同时,袁世凯与唐绍仪及各国务员本计划派人前往各省,调查军政和财政真实情况,再会同各都督筹商解散军队、清理财政的办法,不过均感到此类人员不可多得。而且各处军队人数诸多虚冒,不仅拥兵者不愿人前往调查,深知其情者也担心担任此项调查,招来意外恶感。[5]隶籍同盟会并因府院权限与袁世凯矛盾重重的唐绍仪,鉴于军民分治问题发生后,袁氏及政府与各都督间、各都督间的分歧日益凸显,在接到胡汉民电请政府公示外官制方案后,更加意识到中央独断省官制厘订实不足取,在法制局厘订外省官制草案的同时,以“各省情形分歧不一”为由,提议仿清季督抚派员参与外官制厘订之例,电令各都督迅派委员来京参议此事。[6]

       同盟会籍都督在反对中央集权的同时,也提出由各省派员参与中央决策的要求。南北统一后,同盟会并未甘心附袁,一直在寻求机会予以制衡。而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积极推行军政、财政、内政统一政策,触及各省都督的权力,引起各都督不满,正好提供了一个藉口。1912年6月6日,粤督胡汉民针对袁积极推行中央集权,通电主张“有限制的集权制”,在谈及各省受协额与协助额、各省军队数确定时,主张应由中央政府召集各省都督特派员开会决定。[7]此外,赣督李烈钧针对“近来一二人或私团不明行政系统,辄向中央各部要求地方一部分权利,中央或有时偏信遽予批准,或直接往返电商”的情况,也致电袁世凯,建议“自后个人或私团迳赴中央请愿事件,由中央主管之部先行电咨各省查询商复,再行核办”。[8]唐绍仪内阁因府、院权限冲突垮台后,袁氏与同盟会间失去缓冲的桥梁,关系紧张。不仅同盟会领导及议员主张政党内阁,致使陆征祥组阁受阻,胡汉民、李烈钧等同盟会籍都督亦力主地方分权制,在他们策划和疏通下,各都督抵制政府军民分治政策。在都督内部,也因所处坏境、政治立场等原因,在军民分治问题上明显分为两派。与此同时,省议会亦在极力力争民选省总监,又为政府与各省都督彼此走向合作提供了客观条件。

       袁世凯在通过软硬兼施的办法暂时平息内阁风潮后,随即转向解决省官制。1912年7月24日,国务院致电各省都督,遴选“熟于军事及内政各门”代表3人,“以阅历甚深、素有经验而为各都督所信任者为合格,选定之后即由各都督加给委任状,迅即来京以备咨询”。[9]可见,在当时,中央政府与各省都督都有由各省派员赴京,以便疏通中央与各省意见,解决军政、财政、内政等方面问题的诉求,但因双方基于不同的目的,对于代表在沟通中充当什么角色,具有哪些职权,不无分歧。这不仅涉及中央与各省都督在政治权势格局中地位的确认,并影响各省代表的最终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