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变市场是同传统的缓变型市场相比较而言的。越来越多的管理学者认为,如今的市场正在逐步进入快变市场时代(国外学者谓之为high-velocity markets或turbulent markets)。在传统的缓变型市场中,形成了主导设计(dominant design)后,产品和工艺在一段时期内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创新”-“稳定”-“创新”的阶段性循环。快变市场中产品和技术变化则是实时性的,变化已经成了常态。斯坦福大学的Eisenhardt[1]教授通过快变与缓变市场(moderately dynamic markets)的比较来强调快变市场的特征,即市场非线性变化、市场边界模糊、商业模式变动,市场参与者及这些参与者的地位也快速发生变化。通讯电子产业是人们公认的快变市场,以手机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都在快速发生着改变,尤其是近年来,产业格局更是发生了较大变动,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老牌巨头的市场份额大幅下滑,而先前名不见经传的HTC、联想、华为、中兴等后发企业在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 如何适应快变环境的挑战,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创新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Eisenhardt[1]指出,缓变市场环境下的创新管理具有一定可预见性,而在快变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管理能力,需要对创新路径进行更为谨慎、细致地选择,一些在传统缓变市场行之有效的创新战略可能会失去功效。许多学者指出,快变市场环境给后发企业创新追赶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显然,快变市场削弱了领先企业的市场垄断能力,这为后发企业市场进入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是同领先企业相比,后发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相对薄弱一些,而快变市场中的技术、市场和财务风险更高,因此后发企业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2][3]。 本文拟以HTC公司创新追赶过程为例,重点分析以下问题:快变市场环境下,后发企业面临的追赶机会有何变化?哪些因素促成了机会窗口的出现?为了把握机会窗口,后发企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内生能力? 1 文献回顾 1.1 有关创新追赶机会窗口的研究 由于创新追赶机遇对于后发企业来说非常宝贵,因此部分学者将创新追赶的重大机遇谓之为“机会窗口”,意指追赶机遇鲜有遇到和珍贵。Story[4]、Fulvio[5]等学者认为,识别并把握潜在的机会窗口是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跃迁的关键。德鲁克[6]指出,创新者应该在机会窗口开启的时间里进入该产业,一旦机会窗口关闭,机遇就一去不复返。Daniele和Carlo[7]指出,在技术全球化的背景下,机会窗口能够帮助后发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学者们大多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来分析机会窗口的成因,认为技术轨道变迁是机会窗口产生的必要条件。Perez和Soete[8]总结了后发企业追赶必须面对的技术进入壁垒,指出当新技术轨道出现的时候,后发企业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处于较低的水平,更容易突破壁垒,机会窗口由此产生。柳卸林[9]也认为,新技术轨道的产生,降低了后发企业面临的进入壁垒,从而导致追赶机会窗口的出现。袁泽沛和陈金贤[10]研究发现,技术经济系统和技术生产规范的转换是产生机会窗口的重要条件。赵明剑和司春林[11]对机会窗口成因的总结更为综合,认为机会窗口开启和关闭受到技术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主要影响因素为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市场顾客因素以及技术积累和迁移。 还有学者还从领先企业、后发企业自身寻找机会窗口出现的影响因素,即分析领先企业所存在的“能力陷阱或能力刚性”和后发企业所具有的特定优势。Christensen[12]的研究表明,当技术发生变革时,现有领先企业的核心能力会变成核心刚性,阻碍企业在新技术背景下的发展。Lucas和Goh[13]对柯达公司在数字成像技术下失去竞争优势的案例分析也表明了这个观点。Alexander[14]指出,后发企业具有资源、劳动力等特定“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同领先企业相比具有低成本的“后发学习”优势,这两个方面均有利于其对追赶机会窗口的把握。谢伟[15]在对我国激光视盘播放机产业研究后指出,中国本土企业可以利用价值链可分性、需求多层次性的市场机会等因素发挥劳动力低成本和本地知识优势,通过外围创新领域取得较好的竞争绩效。 1.2 有关创新追赶能力的研究 后发企业利用机会窗口进行的创新追赶,需要有内部能力作为支撑。早在20世纪90年代,Kim[16]等学者对日韩后发企业的创新追赶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指出追赶能力是一个体系,包括企业家技术抱负、技术搜索、技术选择、技术吸收和技术改进等多个方面。Kim[16]高度强调企业家(团队)技术抱负的作用,指出企业家的视野、创新精神对创新追赶的成败至关重要。 技术搜索、技术选择能力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识别机会窗口。企业应主动发展技术搜索能力,这种能力促使企业更准确地预测技术的性质和商业潜力[16]。Bessant[17]提出,企业应该构建链接国内外的、低成本“环境扫描仪”,及时感知外部技术与市场动向。 一些学者发现,日本企业非常善于进行工艺、产品等方面的小改进,生产出具有新功能或成本更低的产品,正是这些“小改进组合”,使日本一些企业具备很强的竞争力[18]。许多小的技术改进虽然没有取得专利,但组合在一起它们对生产效率的贡献却远远大于重大的技术进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