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思想中的美德

作 者:

作者简介:
(美)乔纳森·W.斯科弗,斯坦福大学宗教学系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荀子思想中的人如何获得德性的观点明显不是现代比较伦理学的发现模式。他确实提供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概念,在他的思想构架里,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我”是可能的;但是,他的目标是改变那种本性,而不是进而与它产生联系。荀子一般用“德”指代一个有着很高道德发展等级的人的状态或力量。因此,“德”类似于“尧的行动展现了德性”中的“德性”的含义。荀子不使用术语指代特定的美德,所以“德”不类似于“怜悯是一种德性”中的“德性”的含义。荀子相对的在大多数学习的过程中,对恰当动力关注的缺失,挑战了现代用术语定义为不恰当动力的,对德性伪装的关注。荀子观点的考虑引导我们拓展了获得德性发展模式的构造,也引导我们在理解之后质疑德性伪装的重要性。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9 期

字号:

       一、介绍

       荀子(公元前310-219)①,伟大的早期儒家思想家之一,他提供了一幅道德发展和繁荣的深邃微妙的图片。我对荀子美德思想的研究,以他对人性理解的回顾和人类获得德性的进程开始。

       荀子因相信“人性本恶”即“性恶”而闻名,这个立场与他以前的孟子相反。虽然有过多次通过这个声明产生的,关于荀子用意的辩论,我们至少能认为荀子是相信人没有天生引导他们发展美好品质的倾向的。然而把奥古斯丁的人是“邪恶的”的观点归因于荀子是错误的②,正确的说是荀子看到了人们自发的欲求,好则作为“简单且相当愚蠢的自私”③,差则导致“冲突和骚乱”④。

       欲求不能被消除,但是它们能通过研究、教义的练习和明确儒家方法的仪式得到指导⑤。荀子称呼这个过程为“学”: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⑥(《劝学》)

       学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并更多地通过人们实行而非理智地发展来实践;它们改良它们的性格。荀子描述代表道德发展的明显水平的人,包括按照自私天生欲望生活的人,有教养的人,高雅的人——君子,还有圣人。本性和学习的目标在一个人进步时改变:首先,一个人带着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目的背诵相关的易懂的文章。不久他阅读更加困难的文章并以获得圣人的品质为目标,那些代表最高发展水平的人。只有通过一个人一生持久的努力才能“进入最高的领域”。

       学习的过程要求人们要有正确的关于“意识”心的约定。荀子称呼这个约定为“有意识的活动”——“伪”。有意识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映象。事实上,荀子认为纯粹反映的思想存在很少的学习价值。他写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沃森,16]。荀子在他定名为“正名”的章节中明确了有意识的活动:“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沃森,139-40]。有意识的活动,然后,同时参考个人的蓄意行动和一个人的能力以及由重复的蓄意行动产生的倾向⑦。有意识的活动作为学习的一部分,包括研究文章,练习仪式,意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好的和坏的品质,遵循老师的指示,与优秀博学的人联系和专注于获得儒家圣人展现的品质。一个人的环境对他的进程是决定性的。他需要有正确的老师和朋友,并且处在一个有适当实践、仪式和礼节的社会中。荀子写道一个高雅的人“必须在他选择立场时小心”[沃森,17;参见15-23,24,89-90,150-56,157-58]⑧。注意到学习的过程很可能需要只有社会上层才拥有的学习资源和空闲时间是很重要的。

       荀子认为在道德发展早期舞台的人可能既不理解也不被他们自身有益的命令或仪式激发积极性——他们可能仅仅渴望避免导致“争辩和冲突”、“暴力和犯罪”、“放肆和放纵”等等的模式[沃森,157]。然而,相信人最终能意识到善良品质和仪式的固有价值。他言,“[君子]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劝学》)他也言,“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王制》)[改编自沃森,44;参见20-23,24,26-27,86,94-96]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们达成评价过程、他们所学的东西和他们实践的与生俱来良好的形式。

       在荀子看来,我们以自私、直接、无限并且时常不适当的欲求开始,但是,因为我们有能力通过一个持久的学习过程改革本性,我们能够获得超越我们最初能理解的一切的性格状态。

       二、现代西方分类

       1.获得德性

       在比较伦理学的近代作品中提供了能帮助我们理解荀子思想中人如何获得德性观点的概念性工具,尽管为了这么做分类必须被修改。

       在对比孟子和一个更晚的儒学思想家程伊川(c.公元1033-1107)的观点时,葛瑞汉(A.C.Graham)在对人性中发展仁慈品质和发现仁慈之间做了个区分⑨。这个区分被李亦理(Lee Yearley)和艾文贺(P.J.Ivanhoe)详细阐述成“发展模式”与“发现模式”的构想⑩。

       获得德性的发现模式基于本体论概念,即人拥有一种被掩盖或遮蔽的“本性”或“真我”。在发现模式中,获得德性在接触或了解真我中构成。人因此发现了真正本质的自我。荀子思想中的人如何获得德性的观点明显不是发现模式。他确实提供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概念,在他的思想构架里,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我”是可能的;但是,他的目标是改变那种本性,而不是进而与它产生联系。

       相比之下,发展模式基于一幅关于成长的农产品图像。人们生来就有能力去发展必然的道德品性。如果这些能力被培育且不受阻碍,则它们就能成为德性。一个人因此发展为完整或有教养的自我。

       荀子描述的获得德性的过程与发展模式兼容,因为德性的确通过关注包含对一个人行为、情感等种种的过程得到发展。但是,这个根本的图像是不准确的。荀子没有关于“成长”为道德倾向的天赋的图像。然而孟子经常在描述道德发展时提及农产品图像(11),荀子的图像相当不同:“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改编自沃森,15;参见157-58,164]人的欲求和行为,于是,会被改良——变率直,变锋利等等——通过有意识的活动进行的学习过程。此外,荀子明确陈述了仪式,仪式中具体化的原则,而且有意识的活动的过程并非“天生的”——也就是说,它们不是人类与生俱来或自发本性的一部分。古代圣人创造了仪式和它们潜在的原理,就像一位陶艺家不用黏土塑造罐子[沃森,16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