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4)04-0030-06 道德冷漠是我国目前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诸如良知、道德互助、信用或诚信、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道德规范的缺失频频失守,作为社会规范、伦理秩序和个体品性之基础的道德遭遇严峻的生存危机等,都是道德冷漠的具体表现。如何认识道德冷漠这一现代社会症候,如何克服或化解现代社会的伦理失序、道德失范和人情淡薄等道德病症,已成为我国伦理学理论研究和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道德冷漠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道德行为、道德事件或道德现象持冷漠、怀疑、无动于衷、拒斥、逃避或推卸的态度,即为道德冷漠。这种态度在人际关系中往往会造成诸如道德敏感性的丧失、道德关系的中断、道德自律的匮乏和社会的道德失范等一系列消极后果。当这种态度弥漫为普遍的社会道德心态时,社会秩序的伦理或道德构建将会严重失灵。 (一)道德冷漠的基本内涵 道德冷漠,一般是指人们的道德感、道德判断、道德意志或道德实践勇气的缺乏或丧失。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经验或道德感,道德冷漠所折射的是道德实践在个体心理层面所遭遇的伦理困境,以及伦理在这一困境中的极端表现。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心态,道德冷漠是扭曲的或严重畸形的社会伦理秩序在人的道德生活中的反映或表现。 道德感或道德经验是以良知、正义或善等为核心观念或基本转换原则而生成的理性化的感受、情感或经验,这种感性经验已经内在地蕴含了道德性的权衡、善恶判断和是非态度,因而它超越于本能层次的单纯的生命感或生命体验,是一种内含着道德或实践理性判断的高级的感受或情感经验。 道德冷漠,作为道德感的丧失或缺乏,就是对正义或善等道德客体的感知或认知的缺乏,是对现实世界的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感受的缺乏。一个人一旦丧失了道德感或道德性的是非感,他就再“也不会相信善恶,正当与不正当以及值得赞扬和应谴责的两分法”[1],不论是在个体还是在社会的意义上,道德对于他来说已经死亡,因而他在道德上也就变得冷漠、冷酷和麻木不仁了。如果整个社会都陷入了冷漠的道德心态或情境之中,那么这个社会的伦理秩序一定是出了大问题,致使人们普遍感觉到诸如正义、善、良知、美德或道德不再是现实性的了,因而对自身的现实生活也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当然也就丧失了在现实世界实践的可能性。如此一来,整个社会便会陷入普遍性的道德失范、人性冷漠或伦理失序之中,人们在道德上感到普遍的无能为力、无动于衷或麻木不仁,这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二)道德冷漠的具体表现 道德感或道德性的感受或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则和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2]。对于道德来说,首要的感受或情感就是在对正义或善等理念的感受和认知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诸如正义感、良知感、同情感、道义感、信任感和愧疚感或罪责感等道德性的感受或情感;而道德冷漠就是诸如此类的道德感或道德情感的丧失,它往往具体表现为正义感的扭曲、同情感的匮乏、道义感的缺位以及崇敬、虔诚、羞恶、良心的不安和愧疚等感觉的丧失等。 首先,道德冷漠表现为道德敏感的丧失和道德判断的搁置。所谓道德敏感,是一种道德性的认知或感知能力,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道德问题”,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考量”的能力[3]。一个人如果缺乏必要的道德敏感,那么,他也就丧失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必要的道德感受能力,丧失了对于诸如正确或正当、正义、善或良知的感受或体悟能力。与此相应,他在现实生活中也就缺乏伸张正义、鞭挞邪恶、践行良善的能力或可能性,因而道德对于他来说也就失去了现实性、意义和规范性的价值。 其次,道德冷漠表现为道德意志或道德勇气的匮乏。道德实践内在地呼唤着对于恶的现象和行为进行判断、辨别和抗争等道德行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必然砥砺着真正的道德勇气。正如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援引的一句拉丁谚语所说的:“你不可向恶让步,而是要格外勇敢地去反抗它[tu ne cede malis,sed contra audentior ito]。”[4]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必然是一个有道德勇气的人,此之谓“仁者必有勇,有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道德冷漠所造成的另一个不良后果就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上的懦弱和怯懦,面对丑恶现象缺乏道义上的勇气、意志和担当精神,因而最终也丧失了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可能性和资格。 最后,道德冷漠表现为道德的是非感和道义感的丧失。道德的是非感是建立在是非、善恶、正当与非正当基础上的道德判断。有道德,必然有道德判断,此之谓“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所谓道义感,就是建立在道德性的是非判断基础上的一种个人对于他人、社会和他自身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义务、正当性的道义或权利的感受或情感。而道德冷漠,或者因为道德无知,或者因为道德勇气的匮乏,从而导致道义感和道德是非感的丧失,最终导致道德实践上的消极和不作为。 因此,道德冷漠所导致的道德感的丧失、道德意志和道德勇气的缺乏,以及道德判断的搁置或道德实践的不作为[5],往往会致使人们堕入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6],这种恶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思考,不思考是非善恶问题,既不思考自身,也不思考社会,从而丧失了与恶的现象进行抗争的勇气、行动和能力,甚至默许、纵容乃至参与现实社会中的非道德甚至反道德现象,导致社会和人际道德关系的隔膜、陌生化和孤独化,导致道德关系的断裂、道德自律的解体和道德规范的失效等一系列消极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