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贫困研究及其对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启示

作者简介:
刘小鹏(1973- ),男(满族),博士,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人文地理研究,Email:nxdxlxp@163.com;苏晓芳,王亚娟,赵莹,黄越,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原文出处:
干旱区地理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空间贫困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逐渐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制订地域减贫政策的重要依据,极大地延伸和拓宽了世界贫困地理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在阐述空间贫困概念、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评述了空间贫困影响因素与特征、空间贫困地图与绘图、空间贫困政策评估与设计等空间贫困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提出重点从空间贫困地理资本、空间贫困陷阱机理和空间贫困地图研制等3个方面加强我国贫困地理的研究工作,有助于丰富我国贫困地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丰富我国社会地理学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和学术意义,对于我国可持续性减贫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决策借鉴和实践推广意义。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3-10-11

       中图分类号:F1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060(2014)01-0144-09(144~152)

       贫困问题是一个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交叉领域,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20世纪50年代的早期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及之后的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重视研究贫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认为经济落后和贫困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1],成为空间贫困理论雏形。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气候变化等的影响,贫困问题逐渐复杂化,贫困问题研究也已从单要素分析发展到了以地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Area-based Approach)的综合贫困(Multiple Deprivation)研究,为贫困地理(Geography of Poverty)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开始关注全球贫困的空间分布和分异规律,最为著名的是该行专家Jalan等通过对贫困的空间聚集(Spatial Poverty Concentrations,or Spatial Clustering)的研究指出[3],地理资本(Geographic Capital)的缺乏或不足,形成了空间贫困陷阱(Spatial Poverty Traps),也就是说,由一系列地理因素合成的地理资本影响着农户收入和减贫效果。此后,空间贫困(Spatial Poverty)研究逐渐延伸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空间贫困的理论实践,将世界贫困地理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最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仍有1.28×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覆盖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中西部地区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与国外空间贫困特征相类似,具有明显的民族、阶层群体和地区集中特性[4-5]。我国的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但来自于下岗、失业、低薪工作和流动人口过快增长等导致的新城市贫困(New Urban Poverty)则成为新贫困问题[6]。因此,借鉴空间贫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深入开展我国贫困地理研究,对于统筹城乡减贫与反贫困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空间贫困的概念

       早期的贫困研究主要关注由于收入引起的贫困现象本身,即贫困是收入水平不高、消费能力不足、食物缺乏等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状况[7]。随着对贫困问题属性的深入剖析和理解,Sen研究指出[8],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更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Pacione认为[9],贫困是由综合因素所致,即综合贫困(Multiple Deprivation)是指个人、家庭或群体所在社区处于缺乏食物、衣物、住房条件差,缺乏教育、就业机会、社会服务和参与等综合不利状况。综合贫困注重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判识贫困。综合贫困研究的地理学意义在于其运用了以地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何综合各方面的指标和指标所依托的地域尺度[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欧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空间贫困研究及其成果应用[3]。空间贫困理论是将空间的概念引入到贫困问题的研究之中,旨在探讨贫困的空间分布以及贫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10]。这里的地理环境是指广义的地理环境概念。广义的地理环境是指一个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综合体[5]。其中,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条件的土壤、气候、水及生物等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社会环境即人文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的总和。可见,空间贫困是一个包含了经济、社会、环境3个维度在内的集合概念(图1),其内涵更加丰富,由此研究消除贫困的差别化(区域)措施更加科学和可行。

       显然,从传统贫困,到综合贫困,再到空间贫困,其对贫困概念的解释是3个视角的不同层次(图1、表1)。其中,传统贫困为第一层次,其经济维度反映贫困的经济劣势;综合贫困为第二层次,其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反映贫困的经济劣势、社会和政治劣势;空间贫困为第三层次,其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维度反映贫困的经济劣势、社会和政治劣势、生态劣势。

      

       图1 空间贫困的概念内涵

       Fig.1 Connotation of spatial poverty

       2 空间贫困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反映空间贫困的地理资本研究

       在信息化时代,虽然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无地点性(Placelessness)社会[1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有失偏颇而被批判[12],但地理资本缺乏的区域与贫困空间分布的耦合,深刻地揭示了地理环境条件与贫困具有密切联系。反映空间贫困的地理资本研究正是将货币指标(消费和收入等)、社会和结构上的指标,赋予空间地理位置属性,建立由空间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条件所形成的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等集合体[13],进一步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如GIS)和微观模型检验空间贫困陷阱(SPT)的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