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4-0157-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4.021 传统村落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美学、旅游等价值。传统村落是指具有一定发展历史、延存至今、且保留较为完整的乡村聚落形式,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对传统村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外对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较早,且主要从传统村落文化[2]、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3]、传统村落景观[4,5]等方面开展研究。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传统村落旅游研究更加重视,且更具深度。如Kastenholz以葡萄牙传统村落为例,指出社会、情感和象征维度相关的经验是影响传统村落旅游满意度的重要因素[6]。Lepp对乌干达传统村落居民的旅游态度进行分析,并认为积极的态度会导致旅游职业行为[7]。目前国内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8]、传统村落景观意象[9]、传统村落价值评价[10]、传统村落保护[11-12]、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及影响[12-14]等方面。总体说来,国内外学者较多地从历史学、景观学、建筑学、旅游学等角度对传统村落开展研究,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传统村落进行系统性研究尚显不足,特别是从宏观尺度对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的研究并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分析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以期为全国传统村落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全局Moran’s I指数 全局Moran’s I指数通常用于研究观测变量在整个研究区域内的空间相关性的总体趋势以及差异性[15],其公式为:
1.1.2 局部Moran’s I指数 局部Moran’s I指数可以用来揭示研究区域内不同空间单元属性之间的异质性[15-16],其公式为:
1.1.3 局域关联指数
局域关联指数
常用于分析观测值在局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可以进一步测度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分布[17-18],其公式为:
1.2 数据来源 根据《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标准,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2012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第一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646个,2013年8月上述三部门公布第二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915个。研究以截止到2013年8月底的1561个国家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研究范围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国家传统村落的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村落网(ctv.wodtech.com)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网(www.mohurd.gov.cn)。研究以1∶400万全国矢量化图为底图,借助Google Earth获取1561个国家传统村落空间属性,运用ArcGIS 10构建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属性数据库,并绘制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图(见图1)。 2 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密度分布特征 由于受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为1.626个/万
,其中,贵州的分布密度最高,其密度为16.577个/万
,云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的分布密度均在5个/万
以上,而内蒙古、黑龙江、西藏、新疆等地区的分布密度不足0.1个/万
。然而,不同地区内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差异也较为明显。利用ArcGIS10中的Kernel Density工具对全国传统村落进行核密度估计,生成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核密度图。如图2所示,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存在4个明显的集聚区,核心—边缘状分布格局较为明显。4个传统村落集聚区分别为:滇西北地区、黔东南地区、中原地区以及皖南—浙西地区,其中,黔东南地区分布密度最高,分布密度高达35.128-75.613个/万
。此外,滇西北、皖南—浙西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也较为密集,分布密度为11.908-35.127个/万
。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在不同的文化区迥然有异,受人口分布影响较大: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区、中原文化区以及东南部吴越文化区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相对较高,是我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地区;而西北部游牧文化区人口分布稀少,传统村落呈零星分布态势。与此同时,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还受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横断山区、太行山区、东南丘陵、云贵高原也是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