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网络的一种算法及其实证比较

作者简介:
赵渺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吴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刘行健,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地理与地球科学系,美国 夏洛特 28223; 本·迪鲁德,根特大学地理系,比利时根特市,Krijgslaan 281/S8,B9000 赵渺希(1979-),男,博士,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zmx0207@163.com 吴康(1985-),男,博士,讲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8920M),主要从事城市科学与经济地理研究。E-mail:ruoyunyi@163.com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城市网络链接是考察区域空间组织的重要途径,基于高级生产性服务业(APS)的城市网络算法分析更是国际上该领域方法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区域空间和企业层级为视角,在新近出现的分区核心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计算过程中对单一公司进行网络分析的改进方法,实现了网络分析中地理和层级的特征表达,同时规避了原算法中公司—城市的二模网络数据合并为城市—城市的一模网络数据所导致的信息损失,并以此实现了社会网络统计工具在这一算法的拓展应用。实证研究中,运用该算法对中国两大典型城市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的25个城市进行了网络检验,结果表明:与连锁模型算法相比,改进后的分区核心算法不但呈现出明显的层级特征和地理空间特征,并且邻近性、中间性、出度、入度等统计量得以运用,拓宽了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也发现,由于理论模型假说的演绎分析决定了城市网络的实际形态,因此,后续的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研究的一个创新途径即在于多类型城市流的实证归纳。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字号:

       DOI:10.11821/dlxb201402003

       1 引言

       全球化和信息化正深刻影响和重构着全球城市体系,对于地理空间而言则主要表现为不断加剧的空间差异性和不断增强的空间联系性这两种对立统一的复杂变化特征[1-3]。因此,城市和区域间的联系在这样的新背景下被重构,形成了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可以是区域、国家甚至跨国)相互联系的大、中、小城市间组成一种网络型空间组织结构——城市网络[4-5]。作为新背景下对社会行动者之间复杂关系结构的最佳隐喻,“网络”也成为了近年来社会经济领域十分流行的术语[2]。一方面,全球化与地方化相互作用导致全球生产网络化,另一方面则是信息化作用下的“地方空间”与“流动空间”的共存促使地域空间网络化[6-8]。人文地理学中,分别以全球生产网络研究和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为代表,两大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近年来也都出现了网络研究的热潮[9-11]。对于城市网络研究而言,按研究尺度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世界城市网络”和“多中心城市区域”两大学派,分别研究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下的城市网络链接与关系[12-13]。由于行为主体的不同,城市网络的类型也十分丰富,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组织[14]、基础设施[15-16]和社会文化机制[17]等三条实证路径,其中企业组织路径是目前的主流研究方向,而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组织数据的城市网络研究则是目前西方城市地理研究领域中的前沿[18]。

       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重组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Sassen认为,在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越来越趋于全球扩散的同时,更加要求管理功能的空间集聚,而全球城市就是全球经济网络的管理中心,高级生产性服务业(APS)则是这些城市的全球主导功能的核心产业,全球城市在全球生产中的核心控制作用是通过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跨国公司来体现的。这一观点与Hall、Friedmann等学者的世界城市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19-21]。在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世界城市网络(WCN)的研究中,Taylor及其相关研究团队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连锁模型的算法(IWCNM,国内也有学者译作联锁模型),这一方法的提出为定量地揭示世界城市网络的特征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22]。而在国内,尽管诠释性的引介在全球城市理论甫一面世就层出不穷,但是对生产性服务业网络联系的实证研究直到近几年才出现:赵渺希和刘铮、唐子来和赵渺希、谭一洺等,路旭和马学广等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对全国、长三角、成渝地区、珠三角地区进行了城市区域层面的网络研究[23-26];2012年Taylor、Ben、倪鹏飞等人则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实证研究[27-29]。以上研究主要是基于GaWC的连锁网络模型开展的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网络的探索实证研究,并没有涉及到深层次的网络模型和算法的探讨。

       近两年来,对Taylor城市网络算法模型的探讨和反思成为了新的理论热点,不少学者对这一连锁模型提出了质疑:Neal率先深入剖析了Taylor关于多区位公司分析的算法模式,并指出这一算法实质上是按照社会网络的二模网络转置计算形成的一模网络[30];Derudder和Liu系统归纳并比较了现有的相关城市网络算法[31-32];Henanman则从可视化的角度进行了城市网络的图形表达探索[33];Henanman和Derudder还进一步指出,连锁模型算法忽略了企业联系的地理特征,并在综合考虑了地理空间性和公司层级性两大因素后提出了一种替代算法[34]。

       基于当前西方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研究方法的前沿性探索,本文在Henanman和Derudder的替代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算法改进,遵循着模型假设——实证比较的研究思路,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两大城市群作为主要的实证研究区域,对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算法进行探索,力图实现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在城市网络研究的拓展运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图1 二模网络到一模网络的转换过程

       Fig.1 The transformation of one-mode network from two-mode network

       2 城市网络的主要算法

       2.1 连锁模型算法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数据开展城市网络的计算最早由Taylor于2001年提出,一般称之为连锁模型(INWCN)[22]。Taylor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网络连接的计算假设是,在n个城市中有m个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城市a的服务值被定义为在该城市的公司办公点在其办公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并具体地用来表示j公司的办公地点在a城市的服务值,所有服务企业n×m就构成服务值矩阵V。根据Neal等学者的研究,Taylor的生产性服务业数据数据库是由城市和企业组成的一种二模网络,若要将其映射为城市—城市的关系则必须将其转置为一模网络[30-32,34],Taylor的计算过程实质上就是矩阵的转换计算(图1)。在Taylor的连锁模型中,服务值矩阵V中最基本的转换计算关系表示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