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政策学方法论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光,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北京 100049;方新,中国科学院,北京 100864 陈光(1977-),男,辽宁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资源管理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管理(北京 100049);方新(1955-),女,北京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管理(北京 100864)。

原文出处:
科学学研究

内容提要:

为了提高科技政策决策的水平,科技政策研究的规范化正成为国际学界的重要发展趋势。从科技政策研究的数据、方法、工具和主题等方面进行梳理及综合分析,努力将科技政策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工作方兴未艾。本文在综述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成果,借鉴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框架,提出我国科技政策学方法论研究的议程。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8 期

字号:

       对科技政策的研究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支撑,规范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真实丰富的数据则是科技政策研究的基础,而确保科技政策研究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正是科技政策学的方法论研究,本文将专门探讨科技政策学方法论研究的问题。

       1 科技政策研究的规范化需求与趋势

       1.1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规范的科技政策研究支撑

       从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以往的改革主要任务是突破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科技体制,解放科技人员,解放科技生产力;而当前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1]。可以说以往改革的最重要任务是“破”,而当前的主要任务则是“立”。对于前者而言,每走一步,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而对于后者,则更需要顶层设计,需要统筹协调,“就如同盖房子打地基一样,科学性和可靠性显然更为重要。从科技政策的研究实践来看,在“破”的阶段,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为什么”(why)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增加科技预算?”,“为什么要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等等;而在“立”的阶段,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则更多关注“怎样做”(how)的问题,如“怎样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怎样实现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等等。从政策研究的角度来看,“为什么”的问题更多是靠理论推演或国际经验借鉴来回答,而“怎样做”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要科学而可靠地回答这类问题必须具有更坚实的实证基础以及更规范的研究支撑。因此,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科技政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科技政策学的研究在全世界方兴未艾

       最近十年,发达国家的政府及学界对科技政策研究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异常重视,相关研究方兴未艾。2005年,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开始倡导和支持对科技政策学(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SoSP)的研究,旨在梳理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数据、方法、问题和路线图,将科技政策研究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重点开展定量化、可视化、逻辑化的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搭建科技数据的挖掘和展示平台,并将SoSP作为建立美国政府“基于证据的决策系统”的重要举措[2-6]。2008年,美国发布了科技政策学的路线图,该路线图将SoSP定义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致力于为政府科技政策提供定量化的数据基础、方法和工具,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并开展对科技事业的评价[7]。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设立科学创新政策项目(Science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 Policy,SciSIP),为科技政策学研究提供方法基础和平台方面的资助,包括探索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分析科技机构的管理数据(STAR METRICS),如何发展数据挖掘和展示工具(dashboard)等[8]①。2009年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在日本发起科技政策学的研究与梳理工作,意图加强日本科技政策的证据基础与科学性,大力开发对研究方法、工具、问题的系统梳理。2010年,欧盟与美国联合举行欧美科技政策学讨论会(EU/U.S.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 workshop),推进全欧洲范围内科技政策方法、工具、数据方面的研究规范化[11]。

       从国内政策实践的需要以及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来看,科技政策研究的规范化,或者说发展“科技政策学”的需求已然迫在眉睫。通过对科技政策领域问题、工具、方法、数据等方面的基础性、集成性研究工作,将科技政策研究规范化、学科化,从而帮助决策者和研究者制定科学严谨的科技政策决策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 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现状是主题散乱、方法驳杂,缺少严谨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框架,多数的科技政策研究主要呈现为针对相关科技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政策等研究的糅合,以问题为导向、一事一议的分析多,以方法和数据为基准的实证分析少,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上的系统性和基本共识不足。科技政策研究的规范性不足,就导致该领域学者在研究的方法论层面缺少共识,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和累积性差,最终结果就是研究成果长期低水平重复。一些科技政策领域的重要问题,甚至是古老的主题,比如产学研结合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等等,迄今虽已投入巨大,有一定进展和积累,但多是在较低水平上重复研究,真正的累积性成果和研究突破寥寥可数。这一问题会严重影响我国学界的科技政策研究能力,更不利于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效能。

       为更准确地了解当前科技政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们通过文献检索方法考察当前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情况。文献检索的样本包括了《中国科技论坛》、《科技管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学研究》、《中国软科学》、《科学管理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科研管理》、《管理世界》等十个在科技政策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的68652篇论文②,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概括得到科技政策研究主题包括:科技评价、技术创新、科技投入、产业集群、风险投资、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组织学习、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十余项。再以“科技政策”检索68652篇文章全文,同时以“方法”二次检索摘要,共得到结果589篇。我们进一步选定引用次数大于5的237篇论文,以此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逐篇分析论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得到当前科技政策研究重要主题与所使用研究方法的关联情况。

       第一类主题是关于科技评价的问题,具体包括对各类主体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及绩效评价、科研评价、政策评价、其它评价及测度等六类问题,从文献分析结果来看,这部分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非常繁杂,超过了30种。但各类方法对相关问题的适用性、使用条件,对科技政策实践的切合度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详见表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