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研究中,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历史相对处于被轻视甚至被忽略的状态。在此之前的清季历史,先有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热络,近年来对清政府的新政宪政乃至统治集团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研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不受各式各样范式的局限,深入到知识与制度的整体性变化,许多问题的认识较前人大进一步。尽管相对于辛亥革命的研究而言,还有不少初创期难以避免的限制,如亲贵和枢臣人事的缺位,文物制度有待展开的方面尚多等,毕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将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幅度提升到新的高度。而在此之后,国民政府的研究方兴未艾,并且借着蒋介石日记等新出史料的问世,进一步推波助澜,成为举世关注的一大热点。 反观二者之间的北京政府时期的历史,分别由二次革命、袁氏篡国、护国运动、北洋军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国民革命的叙述脉络所联系概括。这样的脉络实际上将相关历史分成两边,一边是延续辛亥革命的未竟之业,一边是承继专制统治的军阀称雄。两条线索不断冲撞,便激发了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一连串重大事件。在这样的叙述中,北京政府主政时期的历史,被概称为北洋军阀史。 用军阀的概念来指称北京政府时期执掌政权的统治势力,从一开始就已经将研究对象置于批判的位置。加上1957年至1959年、1983年由北京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过两版的陶菊隐所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深入人心(其间1978年还再版过一次。2006年海南出版社又改成5卷本,以《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为题出版),虽然受到时代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看似无声无息,没有得到任何评论(据作者后人披露,初版之际边写边出,出版社还一度打算单方面中止合同,因为陶菊隐是湖南当年驱张运动的新闻界代表,而毛泽东是学界代表,作者上书陈情,才得以善终),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该领域影响学生和学人最为深远的作品。所以有专家直言不讳:其实学者们都在读这部书,都引用这部书的内容,但并不注明资料引自这部书而已。恢复高考后最初几届上大学的历史学本科生,多将此书当成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来读,否则北洋政治舞台上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真的会让人眼花缭乱,一头雾水。正因为此,不止一人坦言,此书对自己研治军阀史有启蒙之功。 问题是,尽管作者作为过来人曾经亲历其事,毕竟是职业报人而非专门学者,以“史话”作为标题,表明作者旨在写成一部人人爱看、广泛传播的通俗读物,所说事实,所引材料当然各有所本,却很难将大量活灵活现的细节逐一征实。更为重要的是,过来人回顾当年的亲身经历,难免受到后来环境变化的影响制约。其写作的具体时代,又使得这方面的压力大为增强。诸如此类的后来烙印,都会刻制在作品之中。而这样的烙印通过生花妙笔的描述,辗转传导给了广大的读者。一部《三国演义》所描写的三国历史,显然不如《三国志》准确可信,却牢固占据数百年来大众心中三国史的江湖地位,不可动摇。后来文史两界一些关于北洋军阀的研究,虽然不便直接征引史话,却多少难免脱胎于史话的痕迹,因而往往被视为掌故野史之类。 依据徐勇教授的研究,军阀的概念1912年由日本率先发明,1917年才为李大钊等人用于指称中国当时割据称雄的军人政治。也就是说,北京政府时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人们还不知道军阀的概念,尽管所指的实事已经存在。当然,集合概念往往后出,用后来的概念指称前事,作为方便名词无碍大体,作为关键名词,则不能增减古人之妍丑,名实不副,致读者起幻蔽。①而用北洋军阀的概念指称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统治,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的影响至关重要。 军阀的概念以及国民革命的合理性叙述架构为北伐的政治正当性做了很好的铺垫,国民革命的几大政治目标,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为国共两党一致主张。军阀虽然不限于北洋,但主要就是指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成为革命战胜反动的必然结局。时代的因素和作品的影响交相作用,国共双方异口同声加以痛斥的北洋军阀,通过北洋军阀史的书写被牢固钉在历史的十字架上。 可是,这样的概念也有检讨的空间。例如今日研究乡绅,常常呈现异样的情形,治晚清史强调科举制停罢后乡绅的社会失势,治革命史者凸显土豪劣绅化为害地方,治社会史则发现绅权与官权的合流导致国家权力向下延伸。作为国民革命的动员口号和目标指向,打倒土豪劣绅与通缉学阀之事不无近似。只是后者言之过当,学阀们又可以发声以正视听,所以很快被弃置。至于研究土豪劣绅,所依据的主要是国共两党发动土地革命的档案文献资料。抗日战争期间,土豪劣绅基本不见了,即使在未经土地革命冲击的偏远落后地区,也由开明士绅所取代。 相比之下,军阀的指称较为恰当,但也有照顾不严之处。由中国新史学会组织编辑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系列中,《北洋军阀》是唯一一种由两班人马分别编辑出版了两套的史料,其取舍对于北洋军阀的指认大同小异。天津历史博物馆编辑的《北洋军阀史料》,将徐世昌、黎元洪、吴景濂与袁世凯列在一起,不仅算作军阀十分勉强,连北洋也不无可议。2010年由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出版的《北洋政府档案》,虽然不再称军阀,但仍然沿用北洋,而北洋集团的形象,一般还是军阀。 毋庸讳言,辛亥革命推翻皇权帝制后,由于各省地位难以确定,军民分治与中央地方问题相互缠绕,中国在很长时间里陷入分裂状态,武力成为大大小小的独立政权生存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名言,也出自北洋系的武人之口。各地军人当政,又相互混战,被指为军阀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如果将国民政府统一前的民国统称为北洋军阀政府或北洋政府时期,则有以偏概全之嫌,不利于全面研究和认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