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地》与《灰人》的“灰方法”

——兼论青年研究的方法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溢轩,男,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青年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董海军,男,社会学博士,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青年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应用社会学等研究领域。

原文出处:
青年学报

内容提要:

《灰地》、《灰人》是学者黄海的代表作。他以独特的视角及研究方法为当前的青年研究提供了有启发性的参照思路。怀特的《街角社会》引入和深化了参与观察等“灰方法”而成为名著。《灰地》与《灰人》选材独特,参照名著《街角社会》运用参与式观察、“入场”式访谈以及生命历程理论等研究方法,为社会调查研究和青年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灰方法”研究经验。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 C31

       [文献标识码] A

       主持人按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加强,实证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受到了青年研究界的重视,逐步在青年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甚至是主导性的地位。然而,毋庸讳言,“设计一套问卷,做些统计分析,简单归纳结论”式的“实证研究”虽屡受诟病,近年来却充斥于青年研究领域。如何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包括实证研究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这是需要人们认真思考、共同探索的问题。

       《青年学报》2014年第1期邀请几位学者,就黄海先生数年前出版的《“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灰人”——德村“街角”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两本著作发表意见,意在从黄海走近、走进“灰人”、“灰地”的过程中,把握一种研究青年的“灰方法”:实现从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变,在受到“混混”受访人认同的情况下,准确把握“混混”群体的网络结构、行动模式、发展逻辑与乡村社会的变迁逻辑。这样一种方法对于当下浮躁的青年研究不无启示和裨益。当下的青年研究缺的也许不是方法,而是真正“沉下去”,走近青年,走进青年的老老实实;是甘于寂寞,在“田野”里“十年磨一剑”的扎扎实实。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通过在科纳维尔长期的实地调查,著成《街角社会》一书。《街角社会》首次运用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了当时主流社会之外的“灰域”,开创了对街角社会的田野作业,创新发展了参与观察法。这种研究方法不同于当时美国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方法,被视为“灰方法”,答辩时遭遇较多的质疑。《街角社会》初版时命运不佳,但后来被誉为“一部社会学的经典”。

       国内近年来已有学者对“街角社会青年”、“乡镇混混”之类的社会边缘人、小群体进行过深入的关注与思考。黄海的《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灰人”——德村“街角”研究》就是运用“灰方法”取得的重要成果。

       一、参与式观察

       参与式观察作为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这几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每个调查研究者都必须熟练掌握的研究方法。被认为田野作业的先驱之一、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B.马凌诺斯基(1884—1942)曾说过:“除非你与异文化部落的人们唇齿相依地住在一起,并能很流利地说他们的语言,否则你就不能称为专业的人类学家。”[1]发展至今,国内外社会人类学、民族民俗学的专家们,在田野作业的科学方法方面,已率先为我们树立了不少可借鉴的榜样。

       乡村“混混”以及城市“灰人”问题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期值得重视的问题,对他们不能进行简单的价值评判和粗暴处理。怀特在科纳维尔进行的长期田野工作对学者黄海有很大的启发。黄海认为,只有踏实进行长期的田野作业,使经验本身凸显出来,才能真正将红镇“乡村越轨行为”、城市“灰人”问题的逻辑展示出来。黄海对德村“灰人”进行了参与观察研究,融入DY帮的社会生活,完成了从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变,与受访人实现认同,这些都与他对田野作业方法的运用密切相关。

       德村DY帮的成员年纪在15—20岁之间,都属于青少年。要取得他们的信任非常难。同时,参与观察法既要求研究者深入研究客体之中,又要求研究者不能影响或改变研究客体自身的发展规律,否则,了解到的就有可能是与研究者到来之前不同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就有可能是虚假的。这对于研究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如果不积极地参与活动,不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在关键时刻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就有可能永远被看做是外来人,就有可能永远了解不到最隐秘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他表现得太积极,他个人的行为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研究客体,他就有可能无法说明他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这点看,使用参与观察法,显然比一般的观察法的难度要大得多,但这种研究对于青年研究特别是小群体的青年研究的方法意义却不证自明。很显然,黄海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入场”式访谈

       进入调查地时,研究者遇到的问题往往是:你是谁?干什么来了?调查这些有什么用?同时,调查者在一开始就面临着有身份进入与无身份进入的选择。另外,研究者作为陌生人对群体中关键人物的访谈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人物熟悉调查地的情况,在所处的群体中居于核心地位。研究者通过与这些关键人物的访谈,就可以了解调查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熟悉相关群体,并通过这一群体熟悉其他群体以及该社区的其他成员,实现“滚雪球抽样”。

       黄海在红镇、德村所取得的成功与他能够顺利“入场”密不可分。“天哥”是DY帮的核心人物,黄海进入德村就是从认识“天哥”开始的。他通过居委会主任认识了“天哥”,并通过不断的访谈与沟通取得了“天哥”的信任。“天哥”作为领袖,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观察得比其随从们清楚得多。“天哥”对他的研究意图给予充分理解,对他的研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天哥”对他提出了忠告,并把他介绍给DY帮的其他成员。黄海有机会对DY帮的其他成员进行访谈,更深入地了解了这群“灰人”。黄海通过各种关系接触到红镇“混混”群体的两位关键人物,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对他们分别进行了详尽的访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