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作与凝聚社会正能量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士桢,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焦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正能量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凝聚正能量的重要社会力量,青年不仅具有在观念、知识和创新上的优势,而且青年文化是凝聚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力量。在“中国梦”的视野下凝聚青年群体的正能量,不仅要用“中国梦”的愿景激励青年,而且需要全社会为青年发挥凝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搭建平台。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正能量一词,自产生之日起便响彻大江南北,在2012年的十大流行语中更是高居榜首。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明确指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最终实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从一个侧面清晰地说明了全面激发社会正能量在我国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曾经说过,“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先锋和桥梁”。青年是社会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群体,就其本质而言,青年是正能量的拥趸,也理应成为体现一个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力量。但青年又是现实生活中在社会权利与利益分配中处于相对不利境况的社会成员[1],在其成长发展历程中,他们面临着教育、就业、婚姻、住房、医疗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在表达内在的先进性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因为生存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和不如意,采用反现实、反传统,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模式。青年群体矛盾性的特点,决定了青年是所有社会问题,甚至社会动乱中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之一。

       在中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探讨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视野下如何凝聚青年群体的正能量,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健康发展,关系到青年工作的改革,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关乎社会整体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一、什么是“正能量”

       “正能量”最早是一个物理学词汇,在物理学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宏观上的正能量可以指世界上一切大于真空的,向前、向上的力量,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而一般社会认知层面的正能量则属于意识范畴,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更狭义的认识则把正能量界定为个体的内心情感和动力。最早将“正能量”引入到社会层面的是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Rip It Up:The Radically New Approach to Changing Your Life,本书的中译本书名就是《正能量》,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如《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的那样,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认真分析中外学者关于正能量的论述,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从如下方面全面理解“正能量”的涵义。

       1.“正能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概念

       “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但同时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可以称之为“正能量”。这里的正能量不仅包括积极的、进步的认识及精神力量,也包括真正符合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规律的行为。奥运健儿们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优秀影视剧作品传递出的精神力量以及公众人物做出的表率作用,都给予社会一股向上的正能量;而扶起摔倒的老人,归还捡到的财物,孝敬年迈的父母,帮助需要的人们等等身边的小事,也同样是正能量的有效传递。中国社会里的正能量有丰富的渊源,它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来源于世界先进文化,也来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

       2.“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社会建设功能

       按照一般的认识,正能量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能动创造性的,其对于客观世界有积极的、巨大的能动作用。对于个体来讲,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身体好坏会影响情绪、思维、态度;反过来人的情绪、思维、态度也会影响和控制人的身体及其生理活动。负面的情绪、心态会对人体的生理过程产生消极影响,而乐观的情绪,健康的理性,崇高的精神境界则对人体生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2]。对于社会来讲,凝聚起来的正能量,不仅影响公众的精神状态,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文化,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3.“正能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和培育

       德国研究者们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参与者中,一半要用牙齿保持一支笔水平固定(面部形成微笑的表情),另一半要用嘴唇衔住笔(面部形成皱眉的表情)。保持用牙齿咬住笔的实验参与者们顿时感到自己变得快乐起来。一次又一次,研究人员证实了行为真的能够影响情绪,也就是说,人们完全有能力激发内心的正向能量。在社会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制度化的倡导,社会舆论环境的建设,进步文化力量的扶持等手段,逐步推进形成的社会正能量不仅能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而且还可以作为一个精神元素有效激发社会个体内心的正能量。

       4.凝聚“正能量”需要个体和社会的积极互动

       “正能量”的凝聚需要个体的积极社会行为,也需要社会综合环境建设。任何一个人正能量的凝聚和释放除受个人素质和自身发展影响之外,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都是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因素。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为我们系统描绘出了“中国梦”的愿景,从一定意义上说,正能量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和个体的共同努力,同样,凝聚正能量也一定是社会建设和人的现代化的共同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