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08(2014)02-0014-05 网络社会诞生以后,青少年网络德育的建设并没有跟上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相反,网络的出现加速了青少年社会道德迷失的进程,网际交往的匿名性、开放性等后现代特征使得青少年网络道德陷入了困境之中,进行网络德育的呼声日益高涨。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德育信息、网络文化、网络德育课、虚拟社区、网上咨询答疑、在线讨论、就业指导、网上德育基地、网上家长学校、网上漫游等,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1]。 网络德育的新生性,让人们尚没有时间去思考它的哲学归属问题,然而,这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依托于网络技术的现代性,掩盖了它的哲学属性问题。虽然网络空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它也必须与现实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相一致。现实社会由于社会意义系统和社会控制系统的规制,而处于现代与后现代思潮的交融碰撞之中,网络社会则由于社会意义系统与社会控制系统的缺位而导致后现代思潮的狂欢,网络道德产生了明显的后现代转向。有学者认为,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使得现代性伦理体系无法在网络社会中建构起来,这也是直接否认了现代德育在网络空间中的可行性。那么,我们的问题是,现代德育究竟能不能在网络空间中建立起来?我们究竟要在网络空间中建立怎样的德育体系呢?面对我国现实社会中德育的三重境遇:前现代德育、现代德育、后现代德育的基本理念的交融,处于后现代思潮中的网络德育应作出怎样的抉择?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的狂欢:后现代取向 目前,现有青少年网络德育已然陷入困境。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现实社会是前现代伦理、现代伦理与后现代伦理的交融,而青少年的网络伦理则与后现代伦理精神日趋一致:多元化、碎片化、个性化、自治化、具体化、情感化等等。“后现代”相对于“现代”而言,并非指一个新的时代和历史阶段,而是相对于“现代性”而言的一种新态度和思维方式,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它已冲击了我们传统的对世界的认识模式,同时这些后现代伦理精神追求也深深根植于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中。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的虚无性 后现代主义者的道德话语消解了道德主体和主体行动的意义,也就消解了德育的体系,解构了其存在的意义价值。在行动意义的虚无之中,主体共同参与并制定的道德准则、规范及其相互关联的模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后现代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置可否”的道德选择,免除了相当一大部分青少年行为的道德判断,实际上同时也免除了他们的道德意义。后现代道德消解了道德的高尚性和理想性。直接后果是道德与权威的碎片化,道德控制网络社会的能力直线下滑[2]。 网络空间中,后现代对于现代的挑战,使得青少年在日渐混乱和冲突的社会压力下,对于道德的基础深感怀疑,原有的道德体系受到了很大挑战,他们没有建立一个共同可以接受的价值体系和规范,当今青少年网络社会中的诸多混乱现象,说明了他们既缺少后现代社会所主张的宽容,也不见了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理性。缺少合理标准的后现代主义使虚无主义乘虚而入,或以相对主义为唯一可行的出路[3],其影响在青少年网络道德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谁是谁非没有客观标准,青少年的道德选择也失去了判断的根据,呈现出“无所谓”、“怎样都行”的虚无标准。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去中心性与自我中心性 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反人类中心主义渐渐演化为一种反一切中心主义,进而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以去中心性为特征之一的后现代主义导致了青少年个体的自我中心性,而否定周围事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了人性自私的极度扩张化,在道德发展上,以满足自我需要为前提,道德或不道德的边界也渐渐模糊化。因此,在网络空间里,青少年常常会有各种越轨行为的发生,而他们则认为只要符合自我的感觉,符合自我的需要,或者说只要不伤害到别人的切身利益,就无可厚非。这种过度中心主义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处处标榜自我的个性,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说教,限制了人生享受和随性的生活,是冗余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只有自我体验和自我享受的满足才是首要的。这种高度自我中心性的追求导致了德育的无法渗入性、低效性,青少年也直接将追求感官幸福的“身体和欲望”放在首位,无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约束。 (三)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反主体性 在网络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思潮把反主体性的主张推向极致,认为主体已经休克乃至已经死亡,应将人们从主体虚妄的迷幻中解救出来。尼采提出“上帝死了”,福柯宣布“人也死了”,后现代思潮下的教育将教育“普通人”作为目标,这些普通人并非乌合之众,而是具有开放的胸怀和批判的精神、懂得包容多样性和与人共存、明了创造和选择之道、对自然和生命充满热爱的公民。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本是有意义和价值的,然而过度的反主体性则最终导致后现代认为教育包括德育只是一种“规训”,认为主体是虚妄的,不复存在的,只是一种话语游戏。教育又是一种“规训”,因此,后现代认为,应将人们从主体虚妄的迷幻中解救出来,应让人们摆脱道德形而上的束缚,回归到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自由的道德选择。在后现代道德那里,基于意志自由的、自觉的履行才是合乎道德意义的行为。从思维路径上来说,道德的主体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而也没有对道德的主体进行培养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反主体性所主张的意志自由的道德选择,导致了青少年道德行为的无约束性和完全自律性,这是不现实的,不符合青少年个体发展规律的,也更加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