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4)02-0041-07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既确立了人的发展的科学认识,也确立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无论从理论来源还是从理论内涵看,人的发展价值取向都具有普遍的甚至普世的意义。肯定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的普遍性,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应当并且能够坚持人的发展价值取向,才能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站在当代社会道义的制高点,真正确立理论自信,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价值,并自觉地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和价值建设做出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之所以具有普遍的意义,首先是因为这一价值取向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具有普遍意义的优秀价值,尤其是欧洲近代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家所确立的人道、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 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传》中写道:“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特利尔城。……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这座城市连同莱茵河畔的其他地区都划归为法国,并且依照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进行管理,因此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都浸润在言论自由和立宪自由氛围中。”[1](pp.2~3)在这种氛围中,父亲和学校对马克思的影响尤甚。一方面,马克思的父亲深受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的影响,“深深地沉浸在18世纪的法国关于政治、宗教、生活、艺术的自由理想里”[1](p.7);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就读的中学里“受到了典型而纯粹的人道主义的教育”[1](p.10)。由于时代和环境因素,马克思曾深受近代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近代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家所确立的价值,虽然是直接针对封建等级和专制制度的,是着眼于建立他们眼中的“理想王国”,即资本主义制度的,但其作用和影响却不仅仅适用于特定的阶级和特定的历史时期,而是对整个人类具有普遍的、长久的意义,反映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和根本方向,是人类共同追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以人道主义为例,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的一种思潮、理论或世界观,是以人性论为基础,以自由、民主和人权等为价值诉求的思想体系。其实质是反对封建禁欲主义,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主张人的尊严、道德平等和思想自由。人道主义扩展和深化了人对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提升了人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人对自身生存意义、状况、条件和前景的自觉和关注,确立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理念和规则,确立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权利,是对人的价值优先性的认可和主张,即从根本上肯定了人。 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家所确立的人道、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公平、正义等价值取向,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2](p.355)这一理解当然也适用于人的发展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人的发展价值取向,批判继承了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的一些重要思想资源。 一是继承和发挥了近代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家对人的价值优先性的肯定。人道主义提倡追求人现世生活的幸福,尊重人的价值和个性,认为人的全部生活的目的就是幸福,确定了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权。在此基础上,康德又对人的价值优先性做出了哲学层面的肯定,提出了“人是目的”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上述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他们的社会历史研究一开始便紧紧抓住了人这一“根本”,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关注贯穿于他们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始终,是其理论与实践的起点和目标。他们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旨归,既强调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又将人的发展理解为能力、个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展与实现,并认为人的发展的主体是每一个个人,使人道主义主张的人的价值优先性和人是目的的理念具有了彻底性。 二是继承和发挥了近代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家对自由的追求。在近代以来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优秀价值中,马克思恩格斯尤其注重自由的价值和意义。综观他们对人的发展的论述,总是一以贯之地在人的发展内涵中将自由置于优先的地位,把自由发展理解为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根本特征之一。早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就强调“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因此就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现实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3](p.167)在《(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中,他提出应当“把国家看作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3](p.217)基于强调“自由”发展,他们曾多次将未来的理想社会称为“自由王国”,将进入未来理想社会称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2](p.634)认为在那时,人的活动真正成了自由的生活活动,“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2](p.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