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 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适当地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只能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长可以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呢?”提醒孩子学习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长每天老是命令说:“该做作业了,不要玩了!”这就使孩子没有了主动。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过分督促,提出要求,就要求孩子一定做到 养成习惯不在于每天催促,而是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长不停地催促:“起来做作业!快点,快点!”孩子就越拖拉、越被动。而有的家长告诉孩子每天必须做到按时睡觉和按时起床,别的暂时不要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的重要。之后,孩子有做不到的时候,家长要非常坚决、简单地说:“必须做到。”不许拖拉和讨价还价,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夸奖。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主动性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大脑活动,需要适宜的气氛。这种良好气氛是保证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状态的重要条件。对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严厉,注重营造宽松气氛 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错了一点,就厉声训斥,甚至一耳光打过去。这种紧张的气氛使孩子恐惧,大脑的思考被严重抑制、扰乱,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 2.切忌支配气氛,注意让孩子主动 家长要用心创造一种气氛,就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听从安排,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比如一年级孩子刚上学,回家肯定要问家长:“妈妈,现在可以玩吗?”这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开始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家长可以说:“你能自己安排吗?不会的妈妈帮你。”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学着自己安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