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后,许多小孩儿不想回到学校,还有的对新学期的临近感到极度害怕,出现了厌学、抑郁等症状,这种心理疾病被称为“开学恐惧症”。 “最开心的就是放假的前一天,最悲剧的就是开学的前一天。”这是很大一部分即将结束暑假生活开始上学的青少年学生心理活动的真实反映。假期过后,许多小孩儿不想回到学校,还有的对新学期的临近感到极度害怕,出现了厌学、抑郁等症状,这种心理疾病被称为“开学恐惧症”。每次长假之后很多孩子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开学恐惧症”,如果不妥当解决好孩子的心理问题,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最大的危害是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 “开学恐惧症”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特点是对学校产生恐惧。它不是一个专用的医学术语,只是由于近几年此类学生较多,才形成了这样一个俗语。它的主要症状有以下三点: 1.害怕开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开学。 2.如果父母强迫患儿去开学,会使其焦虑加重,倘若父母同意暂时不去上学,则孩子焦虑马上缓解。 3.焦虑的症状表现为:心神不宁,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呕吐、腹疼、尿频、便急等。 开学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表现行式,可以说是一种特殊恐惧症,因为它针对的是特殊群体“学生”! 一般来说开学恐惧症多见于小学生,但是高中生与大学生中也会存在开学恐惧症的患者。 主要的病症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对学校或学习出现恐惧与焦虑情绪。主要的诱因是“开学”这个特殊的事件,导致自己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产生焦虑和恐惧或对分离性焦虑、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唤醒。前者是由于自己的人格缺陷或对学校和学习过于紧张所致;后者往往在学校学习或在其他活动中有挫折和遭受委屈、羞辱的经历。升学压力、人际交往不适应等方面是导致“开学恐惧症”的重要原因。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部分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等五类学生是“开学恐惧症”的易发学生群。 开学恐惧症的三个现象 现象1:一位家长说,为了让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她在暑假里就早早地对他进行了训练,结果因压力大、恐慌、紧张过度而引起发烧、腹泻、头疼。 现象2:一位小学生说看电视、卡通、游戏、外出游玩是他暑假的主要生活方式,现在一想到将回归到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他皱着眉头说:“还没有玩尽兴呢!” 现象3:除了新生以外,最怕开学的是毕业班的学生,这以初三或高三的毕业生为主,原因主要是中考、高考的压力。暑假作业和父母另外布置的练习题已经让毕业班的学生无暇娱乐了,想到开学在即,心里更加紧张和恐慌。 开学恐慌症的原因 一、饮食不当 在假期里,学生们没有什么学习的压力,脑力劳动减轻,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同时活动及体育运动量相对减少,家长也想借此时机给孩子补养身体,学生们的进食往往没什么节制,从而造成营养过剩,使身体发胖,有的学生还暴饮暴食,甚至会出现急性肠胃疾病。 二、荧屏伤害 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上网是许多学生在假期中的“重点项目”。有些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废寝忘食,连续十几个小时打“车轮战”。久坐不动,缺少运动,会造成大脑疲劳,给眼睛、肢体带来损伤,并造成睡眠不足,导致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影响身高增长。 三、起居无序 由于假期没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体内生物钟发生紊乱,造成食欲减退,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振。 如何防止开学恐惧症 1.学生本身应该从暑假那种轻松、自由的状态中走出来,适度紧张起来。新学期开学前学生应确立新目标,目标要切实可行,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对自己起到激励的作用,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 2.注意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家长和老师对胆小、心细、忧郁的孩子,不宜要求过于严格。相反,宜劝导这些孩子处事不要过分认真,要让他们了解生活既有成功,也有失败的道理。 3.对孩子期望不应太高。家长切勿对这类孩子期望太高,由于这类孩子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经受失败和挫折能力较差,因此,期望太高易使这些孩子在不良的性格基础上增加心理压力,促发学生“开学恐惧症”。 另外,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在开学前做好以下五准备: 准备一:父母应抱乐观的态度跟孩子谈谈学校和新学期,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新的学期,给孩子以信心,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开学前,父母不要把老师描绘成严厉凶狠的人,也不要把学校描绘成痛苦难受的地方,应给学生以幸福感。 准备二:放假时,许多孩子的生活秩序打乱了,常常是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能按时起床。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孩子的心理就还在“放假”,开学后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父母应及时地纠正孩子的生活习惯,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最好在开学前几天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临近开学,父母要督促孩子按时起床、饮食。保证孩子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