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青年学生历史认同的若干思考

作 者:
宋进 

作者简介:
宋进,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062 宋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内容提要:

历史认同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的基础与前提。在现代性、社会转型背景下,认同危机顺势而生;在现代性视域下,认同危机也具有全球性。认同是多样的,历史认同是基本认同之一。历史认同包括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理解。历史承载着培养和强化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功能,历史认同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青年学生历史教育,需要强化民族精神、纵向横向比较、历史现实贯通和他山之石的视角。中国梦从历史中走来,中国梦的认同与认同历史、历史认同连接在一起。在当下中国,对中国梦的认同是历史认同的核心表现。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4)03-0022-05

       历史是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要以历史理性烛照现实,有了历史认同才能产生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

       一、历史认同与民族凝聚力

       在现代性、社会转型背景下,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认同危机顺势而产生。全球化导致的多元文化冲击,社会巨变导致的认同危机,网络新兴媒体的广泛介入,使传统认同教育面临严峻的危机感。其实,在现代性视域下,认同危机也具有全球性。以美国、法国为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出版了两本书——阿兰·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和赫什的《文化扫盲:全体美国人须知》,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关注美国社会的认同危机,强调所谓传统的基本价值观,认为认同危机会危及美国社会的凝聚力。[1]法国出版了历史学家马克斯·卡罗的《法国魂:从民族源头到今天的历史》,他为当前法国人民族认同感之淡薄、民族特性之平常化和国家士气之衰颓而忧心忡忡。[2]

       认同是多样的,历史认同是基本认同之一。认同是对“我是谁,我们是谁”的理解,历史认同包含着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理解。恩格斯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3]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心。鲁迅在《华盖集》中认为:“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4]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曾这么说,“人是有历史的动物”,了解历史,认同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固有方面。中国古谚有“器惟其新,人惟其旧”,在历史表象下涵化有历史共识等内在要素,并且正是历史文化的绵延不断地流淌,维系着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构筑了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5]历史认同的前提是保留“历史记忆”,一个历史失忆的民族是不可能产生历史认同及其基础上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其他认同的,因而中国古人甚至极致地提出“国可亡,史不可亡”的警语。与此相对应,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中总结有四种“必先去其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只有认识到“这是我们的历史”和“这是他们的历史”,才能产生历史认同。“历史失忆必会产生‘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结果而不自知,‘历史认同’发生错乱,必然会产生对民族或国家的疏离感,逐渐地也就不认为是这个民族的一分子了,可见‘历史认同’之于‘民族认同’具有何等重要地位。”[6]

       历史承载着培养和强化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功能。人们正是从历史中了解自己从哪里来,从历史中获得自己的民族意识和认同感。历史认同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历史记忆尤其是“共同记忆”、历史共识,历史认同就会发生错位,集体向心力、民族凝聚力、爱国情操、民族精神也会随之消失或改变。因而,历史认同是一个关乎民族命运、民族兴亡的大问题。

       在历史认同中体现的历史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对自己的国家和我们自己的历史,采取怎样的认同态度,反映出思情感情、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历史认同也包含竖起“历史性”的科学支柱,敬畏历史。敬畏历史主要就是尊重我们的历史,这包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和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

       二、历史认同与青年学生历史教育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历史认同的前提是敬畏历史,而敬畏历史包含三个要素:一是需要尊重历史事实;二是需要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历史;三是需把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与历史认同相对立的是历史虚无主义。

       当代青年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历史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及时、有效地辨析历史虚无主义对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歪曲丑化,这是历史认同教育的重任。

       历史虚无主义本身就具有反历史性的特质。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故意采取淡忘主流、选择性失明的方式,别有用心地放大支流,热衷于碎片化、庸俗化的历史诠释,抓住一点、不计其余,把重大事件从“秘闻”、个人品行的角度进行解读。例如,对中共党史,其大者用阴谋史观解读,其小者用造谣污蔑的方式进行人身攻击。以中国近现代历史而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从宏观看,如否定中国近代革命运动,提出所谓“告别革命论”;从中观看,如否定辛亥革命,认为它阻断封建王朝周期性更迭创造“明主”、“盛世”的可能性,新民主主义革命被认为是破坏文明进程的反人性、反人道暴行;从微观看,如对于八国联军侵华,认为倘若中国被八国联军占领至今,那么中国将是和西方列强一样的富裕文明的国家,认为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悲剧”。对于历史人物,如认为宋庆龄“背叛了孙中山”。而在评价毛泽东问题上,存在两种虚化毛泽东的倾向:一是神化毛泽东,认为解决当下中国问题只有回到毛泽东时代去,中国才有希望;二是丑化毛泽东,认为只有彻底否定毛泽东,中国才能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