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艳军,董正华,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戴艳军,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董正华,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原文出处:
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是基于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具有交互性、平等性、价值涵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中,突破了以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单向作用关系,倾向于建立具有层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关系。交往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与其认知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既充满张力,又相辅相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性是促进交往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4)04-0086-05

       当代社会具有广泛参与、交互影响、利益多元、价值多样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这一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交往活动,也凸显出交往实践转向:由过去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实践,转向关注人的主体性的交往实践。这一转向对于阐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往特质以及促进其主体性提高具有崭新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的本质及其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的研究历史地形成三种观点:“教育者主体说”、“双主体说”和“主体际说”。其中“双主体说”和“主体际说”是“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1]研究范式下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知模式,其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共同以特定的教育客体为中介而开展教育活动。“双主体说”和“主体际说”反映了学术界对教育者是唯一主体认识的反思与批判,对提升受教育者地位及其主体性基本达成共识。但是,以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仍然局限于教育学领域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未能全面地、真实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本质。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为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开辟了广阔的认识视野,而且适应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个重要的关系和活动范畴,其提出是为了说明和阐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动力作用,以此超越传统意识哲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其为理解和阐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往本质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人的社会关系是通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的交往活动而形成的,生产实践与交往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人类历史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交往作为社会历史前进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也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

       交往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体的认识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克服了主客二元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度重视以主客二元为基础的工具化认识论思想,忽视了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交往实践把参与社会实践的人都视为主体,更为关注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避免了工具性思维所带来的忽视人的主体性的弊端。其次,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极性和多层次性。交往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主张个体由原子式的存在转变为复杂的网络存在,也就是社会交往主体由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组织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的个体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由国家、社会、组织、群体、个人等多极多层面主体构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网络系统。第三,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民性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极性决定了其实践主体是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体和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也转变为“一定的阶级、社会、组织、群众与其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引导其成员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其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构建的社会实践活动”。[2](P13)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拘泥于某一层面的主体单一的教育活动,而是全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交流互动的活动,是国家意志得以通达到社会每个成员的全民交往实践。但是,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下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也要防止出现过度张扬个性,无视群体规约的无主导的泛主体化倾向。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是基于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和价值涵容性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具有独立性和自我反思性的交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凸显其交往本质。交往本质更能抽象概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交往社会中的动态存在,能够更全面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主体间关系的多样性、社会性和历史性。这是因为交往的内涵更为丰富,交往是建立在对象性实践基础上的主体之间的知、情、意、行的丰富的人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是多极主体通过传递和共享信息来影响或改变彼此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以异质性的主体共存为前提,以平等为基础,以主体间有层次的交往为主要方式,以达成共识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跨越了以往国家、地域的界限,突破了民族、种族的限制,由封闭的地域性交往走向了开放的、世界性的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活动也由单向性教育活动转向为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主体在交往中打破了对立与隔绝,通过对话而相互理解,在相互理解中实现共存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地把他人视为客体的对象性关系的叠加,而是异质性主体在多样化的、开放性的平台中形成的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往本质也因此而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往本质决定其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和价值涵容性的特点。交往本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首要特征是交互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互性是指多极主体的多向的、互动的交流作用方式,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单一主体的单向作用方式。交互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交往社会中获得社会性成为可能,因为只有获得了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统一体,人的社会关系的获得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的,[2](P13)交流互动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上至下的强制性、灌输性教育方式。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平等对话中相互理解而互识共识,从而改善和塑造主体间的关系。平等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的根本特征,因为只有平等,多极主体之间才能真正地开展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平等性是指改变国家主体或者教育者主体的支配性权威,转变为承认思想政治教育多极、多元主体的存在和相互之间承认人格的平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互尊重人格和享有平等的交往机会。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平等不是无主次之分的等同,是在平等中倡导主导,在多元共生中倡导一元导向。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平等性的特殊之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