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拜物教”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的主题。《资本论》第二版将这一主题独立出来作为商品章的结尾,除了凸现《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意旨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章,马克思对前面的论述进行了哲学提炼,以明显的形式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上升为哲学批判。这也意味着,《资本论》并不只是一部经济学的论著,同时也是面对资本逻辑的哲学批判,“商品拜物教”则将这一旨趣鲜明地呈现出来。 商品拜物教,简单地说就是人跪倒在自己的劳动产品——商品面前,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这当然只是商品拜物教的结果。问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是如何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这是由个人幻觉还是由社会过程造成的?商品拜物教是如何由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人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摆脱拜物教意识,达到理性自觉。 一、商品—物的世界的形成 要理解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变成物与物的关系,人如何沉沦于物的世界,首先要了解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当然,这里的物指的是作为商品的物,只有当商品—物形成一个自洽的世界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意识,才可能被这个物的世界所捕获。 商品有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的有用性,但商品存在的依据并不在于其使用价值,而在于其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在商品的交换中,形成了商品交换的最简单的等式: X量商品A=Y量商品B 商品B是商品A的价值形式,商品A是反映商品B的价值的镜子,这也是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当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并普遍化时,就会形成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这是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公式: X量商品A=Y量商品B,或=Z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U量商品E,…… 这个无限相等的公式表明,在商品交换普遍化的时代,商品之间相互指涉,形成了一个自洽的系统。 在具体的交换过程中,最简单的交换是物物交换。当商品的种类扩大和交换范围扩大之后,就会形成扩大的等价形式,比如: 20码麻布=1件上衣, 20码麻布=10磅茶叶,等等。 这种价值形式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也就受到限制。随着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表现获得了一般价值形式,比如:
这时,商品的价值表现在惟一的商品上,这个商品成为商品交换中的等价物。这种等价形式的发展就产生了货币。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物的世界的结构:第一,商品—物之间形成无限链结的世界,商品与商品之间形成了相互指涉的关系。索绪尔后来曾把这种关系看作是一种语言结构性的关系。第二,一个特殊的商品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即货币。虽然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地就是货币。金银本身是商品—物的世界的一部分,但当其成为一般等价物之后,却又超越于具体的商品之上,成为商品世界的直接主人。人们在超越了简单的商品交换之后,在市场上必须先将自己所生产的商品变换为货币,然后才能购买其他商品。第三,商品—物的世界外在于人并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这种规律就像自然规律一样发生着作用。这也易形成一种错觉,即将商品社会的运行规律等同于自然规律。 虽然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存在,但商品形成一个普遍化的、自洽性的物的世界,却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的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直接的使用关系,即使存在着商品交换和为了交换而交换的商人,但从总体上来看,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与之相应,“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①。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不可能产生普遍化的商品交换与商品—物的世界,更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商品拜物教。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当商品成为生产的直接目的时,商品拜物教才可能产生出来。这时,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商品—物的世界的完成相对应。在人与物关系上,人与物的直接关系被新的社会关系所中介,并通过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关系表现出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由于人是通过物来表现自身的,而这种物又是在物的世界中相互指涉。“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表现为物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②人的世界和物的世界的关系颠倒了,人进入到了物的世界之中,成为物的世界的载体。商品世界成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二、商品—物的世界的“幽灵” 商品构成了一个自律的、相互指涉的世界,这个世界何以具有如此的魔力,让人沉沦于中而难以自拔?为什么人们好像被这个世界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所牵引,不自觉地膜拜于商品—物之前?或者说,什么是商品—物的世界中的“幽灵”? 在这一节的开始,马克思就指出:“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③马克思以桌子这种商品为例指出,这种怪诞性在于:当桌子还是木头时,还是一个普通的可感觉的物,但是当桌子一旦作为商品出现,就转化为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可感觉指的是商品的有用性;超感觉指的是商品的价值规定性,商品的价值以及由商品的交换所带来的价值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化身为物的“幽灵”决定了一切。正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改变了作为商品的物的存在方式,它表征着商品的神秘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