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创新中的三大转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大学,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浙江 义乌 322000)。

原文出处:
化学教与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37
分类名称:中学化学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国每年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大赛中所获奖项让所有参赛国家瞠目,但我们却没有培养出一个土生土长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1999年在国际专利委员会申报的专利项目中,美国40万项,日本20万项,中国却只有1万项。为什么?大家心里很清楚,中国人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中国的教育缺乏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

      创新教学实践需要相应的创新理论指导。关于“创新理论”(Innoration Theory),可谓见仁见智,笔者比较赞同美国学者吉尔福特的观点。他认为,创新是一种心智能力,是流畅、变通和独特的思维特点外显的能力特征。它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对特定问题顺利作出各种反应的能力;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勇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和机制的能力;能弄清事物的内在含义和进行多种意义变换的能力。根据这一理论,反思我们的传统教学,不妨作如下改革尝试。

      一、学习要求,由“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未然”转变

      例如,经典演示实验——氢氯混合见光爆炸,学生十分惊奇,教师不能一炸了之,而应利用这一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提出更高要求。

      

      (1)“知其然”让学生讲述实验现象,谈谈感受

      ·镁带燃烧发生耀眼的强光

      ·“砰”的一声,塑料片向上弹起

      ·瓶口有大量的雾

      ·集气瓶变热(摸)

      ·吓了一大跳,爆炸真厉害,实验要注意安全

      ·讲台上老师一点没伤着,看来实验并不可怕

      ·化学实验惊心动魄,真有趣

      (2)“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探究爆炸原因

      ·氢氯混和气见光体积膨胀(错误)

      ·氢氯混和气见光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热

      ·生成物是气体,体积增加

      ·密闭容器中

      ·预言:一定条件下,在受限制的密封空间内,迅速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热量和气体的,会发生爆炸

      (3)“知其所未然”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创新、应用

      ·从反应物看氢氯任意比混合均会爆炸吗(爆炸极限)?

      ·从反应条件看,任何光照射均会爆炸吗?

      ·爆炸时,有哪些可能的化学反应(极少量HCl分解)?

      ·点火也会爆炸,其历程与光照爆炸相同吗?

      ·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有何异同点?

      ·实验前制备的氢氯混合气,为防止途中爆炸可采取哪些措施?多余了一瓶混合气体,应作何处理,就可解除危险

      总之,教师要树立创造性教学思想,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问题,围绕问题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分析,尽可能寻找多种答案,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多渠道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有所创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中去,使学生所学知识及时迁移、灵活多变。

      二、知识应用,由“解题”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以其亲自体验讲道:“西南联大教会了我严谨,西方教会了我创新。”可见中国传统教学有其优势,但弊端十分明显,课堂缺乏活力,压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了一批“善于解题,但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分低能”者。

      

      

      

      总之,解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它的答案是唯一的,而解决实际问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它的答案通常不是唯一的。

      毋庸讳言,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往往为升学教育所左右,因而只有命题者多考虑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多考虑学生个性空间的拓展,才能推动创新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教学方式,由“教师表现”向“学生表现”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表现可谓淋漓尽致,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课前准备充分,内容烂熟于心;课中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课后评价为:听课是一种享受)。那么学生呢?学生的思维是在教师权威和师道尊严的无形影响下被动展开的,显得不敢表现,加上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其中不乏意志薄弱,依赖性强,不善表现者。上述师生表现间的强烈反差与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

      给学生自主思维、开放思维的权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学中让学生表现显得十分重要。

      (1)教学设计不能从教师角度出发,不能把教师的思维和教材编者的思维强加给学生,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奇思异想,质疑问难。使得在课堂上能经常听到学生的声音:“我的意见是……”,“我不同意……”。即使学生提出荒唐的问题和见解,也不能加以指责,而是循循善诱,正确引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