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化学建模教学,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滋旻,浙江嘉兴市第一中学(314050)。

原文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37
分类名称:中学化学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化学建模教学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其内容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的方面有根据不同的化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即化学建模应用于教学设计;学的方面有通过对化学问题的抽象、简化,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即化学建模应用于化学学习。高中化学建模教学主要侧重于知识与方法建模,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过程的深入剖析,实际是一个“建模和用模”的过程。

      笔者在前期花了多年时间研究高中化学建模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发现在“以考定教”的影响下,常规的“建模教学”模式易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定势。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由于过度强调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忽视方法教学和学法指导,中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因而其创新思维水平普遍不高。因此高中化学建模教学必须走出应试教学,改进化学建模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化学建模教学中注重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吉尔福德的智力结构理论,创新思维的技术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的,或者是提高他们针对一个给出的情境想出许多不同反应的能力。创新思维的特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独创性等。其中思维的流畅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思维的变通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思维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创新思维的最高层次。因此中学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思维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

      一、突破常规建模,改善思维的流畅性

      流畅性,是指思维的敏捷性及思路的连贯性。通常以一定时间内表达出异于常规标准的观点或设想的数量来计量,它体现的是思维的速度。在教学中,首先要扩大思维数量,使原有知识与所研究的问题尽可能地联系、发散,敢于突破固定思维,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短时间内能产生大量新的观念、设想和方案,从而达到思维的流畅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已习惯一些“常规实验模型”,但学生是首次接触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往往能冒出思维的火花,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不管问题的正确性如何,作为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不盲从书本、老师和权威,敢于超越常规,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实验模型”,在设疑、质疑、释疑过程中改善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案例1.在高一学习“钠、镁及其化合物”时,通过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可得出“现象—结论模型”:①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密度比水小;②钠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③反应时发出“嗤嗤”声,说明有气体产生;④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碱生成。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结论模型”提出“质疑”、进行“释疑”,并能设计实验论证新的观点。首先让对实验结论有质疑的学生谈新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对“现象—结论模型”进行反思,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师生对话等方式提出质疑。提出质疑是创新思维发展的新起点,但质疑只是一种想法,还需要释疑并用实验去验证。笔者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对钠与水反应的“常规实验结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实验探究,课后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一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具体内容如下:

      (1)设疑:钠反应时浮在水面上,能否说明固体的密度比水小?

      (2)质疑:在反应状态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固体的浮力?

      (3)释疑:钠与水反应时生成的氢气会产生浮力,密度比水大的固体在反应时也可能浮在水面上。

      (4)实验论证:设计镁或铝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开始时镁条或铝条沉在试管底部(反应较慢),到反应剧烈时镁条或铝条浮到溶液上面。

      

      师生通过设疑、质疑、释疑与实验验证对“常规实验模型”提出了新的见解,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与创新意识。

      二、拓展建模教学,增强思维的变通性

      变通性,是指思维从更广阔的范围,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通常以一定时间内表达出异于常模标准的观点或设想的类别来计量,它体现的是思维的广度。在教学中可通过拓展建模教学,增强思维的变通性:①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来增强变通性。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掌握建模基本方法,更要引导学生拓展建模,能触类旁通,使思维尽可能地拓展、延伸和发散。②通过知识的迁移、运用来增强变通性。在掌握化学建模方法的同时,要求学生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将已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在不断处理、加工信息中解决问题。作者在教学中采用分级建模,逐步拓展建模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见图1)。

      

      在建模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创造性地应用化学知识。用这种建模方式教学,使学生从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使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创新,哪怕这种创新还停留在粗浅的层次。

      案例2.在高一学习氨的性质时,常用喷泉实验来证明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教师先给出关于“喷泉实验”的初级问题:①如果把氨气改成气体,还能形成喷泉吗?②实验对气体溶解性有什么要求?③实验开始时从滴管往烧瓶中挤入水的目的是什么?④产生喷泉现象的原理是什么?⑤怎样证明烧瓶中水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指导学生总结喷泉实验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方法,建立关于喷泉实验的“初级模型”(见图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