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事件与青少年生命认知的相关研究 刘世宏 李丹 徐晓滢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负性生活事件,特别是死亡、失物、失学等丧失事件,与负性认知、负性情绪相关。文章对某市2406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查丧失事件对生命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少年应对丧失呈现双过程导向:恢复导向证据包括丧失者关于生命认知概念的逻辑陈述、意义辩证性阐述、情绪积极表达大于无丧失者,经济不利丧失者的情绪消极表达和死亡焦虑小于无丧失者;丧失导向证据包括部分丧失数量多的丧失者情绪积极表达小于数量少的,部分丧失数量多的无经济不利者的情绪消极表达和死亡焦虑大于数量少的。经济不利者表现出高丧失压力、低水平的意义辩证性阐述、高水平的意义非理性阐述;不同经济状况的1项丧失者的情绪消极表达和死亡焦虑无差异,其他丧失数量的经济不利者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情绪消极表达及死亡焦虑。丧失压力可以预测对生命的概念非逻辑陈述、意义非理性阐述、情绪消极表达及死亡焦虑。 摘自《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83~92 转向与重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的演变轨迹 20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政治、社会思潮大量涌入,为青年“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青年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80年代中后期,改革深入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和中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差距,逐渐滋生出一种以民族忧患、危机意识为基底,又掺杂了民族自卑感和自责情绪的复杂的爱国主义心态。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激进色彩。90年代中期,中国年轻人从80年代盲目的崇美情绪中进一步觉醒,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的具体道路和方式,重新思考中美之间关系的本质。迈入21世纪,互联网的勃兴为新世纪青年人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和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兴旺的窗口,虽然网络民族主义中的一些言论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色彩,但却是中国青年朴素爱国情感及观念的直接反映。在中国崛起的强力推进下,一种基于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感并融入了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青年中蔓延开来。 摘自《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2014.2.50~54 时间焦虑与信任焦虑 ——中国城市白领对微博和微博营销的解读 范小青 陈欢 刘芳 微博是当今中国城市白领的一个热门应用。在现象学的理论视角下,选取24~38岁的年轻白领作为深度访谈对象,在北京和青岛共进行了30份深入访谈。受访者对微博营销的解读,同受访者对微博的解读紧密相连。研究发现,“信息”、“圈层”和“自我表达”是年轻白领们使用微博的主要原因;而“信息化的呈现”、“朋友式的交往”、视觉诉求等则是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微博营销的渠道。在对微博和微博营销的解读中,“时间”和“信任”是两个重要的节点。使用微博要么是节省时间,要么是消磨时间。节省时间是从“获取信息”和“更方便更有效率地与他人交往”这两点来说的;消磨时间则是从“打发闲暇时光”这一点上讲。“信任”感的建立则是微博营销奏效的深层原因。无论是朋友推荐、名人推荐,还是以纯信息形式出现的聚合性账号,都是信任可能的来源。“时间”与“信任”两个节点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访者们的心理焦虑,焦虑感是“时间”和“信任”两个要素的心理基础。 摘自《广告大观》:理论版(南京),2014.2.91~97 中国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及其性别差异研究 和建花 巫锡炜 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儿童专卷的数据,从性别、城乡和年龄维度,运用描述与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10~17岁城乡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存在的一些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儿童在相对大龄的10~17周岁儿童期间,已经形成比较明显的性别角色观念;分年龄来看,10~17 周岁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绝大多数儿童在男女儿童能力、男女两性能力的看法上,都持有较为平等的观念,认同男女童和男女两性之间在能力上是平等的;但同时,儿童对男童的坚强个性以及男女童的人格特质问题上,依然有较高的认同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性别刻板印象。与女童相比,男童的人格特质性别刻板印象和传统性别角色分工观念更加强烈浓厚,而女童的社会性别观念则更加趋向于平等,女童对男女/性别平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也更高。父母的性别刻板印象与儿童性别刻板印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父母的性别刻板印象越强,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也越强。 摘自《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济南),2014.1.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