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孵化器到企业加速器:缘起、演进及走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汪艳霞,钟书华,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汪艳霞(1982-),女,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钟书华(1957-),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湖北 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当代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企业加速器与企业孵化器同为服务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的创新服务组织,二者之间存有诸多类似之处,亦有许多的差异。这里以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起源、演进为切入点,剖析二者在概念界定、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区别,进一步阐述“孵化—加速”耦合对接,构建一条完整创新服务供应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字号:

       “企业孵化器”、“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现代企业加速器”等词汇当今中国可谓俯拾地芥。作为创新服务组织,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在辅助企业成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经济作用,引起了学界、业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化研究。然而,目前在企业加速器概念界定、企业加速器与企业孵化器关系等问题上,国内外学者并未达成共识,尚存一些争论,主要表现在,以Lalkaka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企业加速器是企业孵化器的3.0版,是第三代企业孵化器,属于孵化产业范畴。而以Price为代表的学者则提出企业加速器与企业孵化器虽同为企业加速服务的组织结构,却在服务对象选择和服务内容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是不同的商业模式。

       “概念引导我们进行探索”[1],概念界定是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因此,为便于对企业加速器进行深入研究,有必要深入剖析企业孵化器与企业加速器,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这里将回顾企业孵化器演化路径,阐释企业加速器的缘起背景,以及二者在概念界定,服务内容等方面差异,探索“孵化—加速”耦合对接,构建一条完整创新服务供应链的合理性。

       一、企业孵化器的演化谱系

       1.企业孵化器的发端

       企业孵化器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59年,约瑟夫,曼库索在美国纽约创建的贝特维亚工业中心(Batavia Industrial Center),被公认为世界上企业孵化器的雏形(NBIA,2012; Leblebici,Nina Shah,2004)[2]。企业孵化器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工具纳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却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州和城市政府机构主导建设企业孵化器以刺激就业[3]。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杜拜法案》,允许联邦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专利化、商业化。企业孵化器发展具备了政策支持和客户来源。美国20余家企业孵化器在政府的资助下成立,从早期的工业园区和小企业服务中心发展演化的企业孵化器概念正式为学界所公认。最初,企业孵化器有两个战略发展方向,一是低价出租生产空间,主要是通过改造闲置的校园、工厂、仓库,为企业提供发展、扩大生产的物理空间;二是创建公司并帮助其成长,在提供物理空间之余,企业孵化器着力于企业的创建于发展,提供各种有利资源辅助企业成长壮大[4](Smilor,1987; Lalkaka,2001)。而第二种发展战略日渐成为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主要方向。1985年,国际企业孵化器协会的设立是企业孵化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企业孵化行业步入职业化管理正规。传统型企业孵化器是微环境下的管理团队,主要提供物理工作空间、共享性办公设施、咨询、信息、培训、资金扶持和专业性服务[5]。

       2.企业孵化器的演进路径

       为有效识别和满足企业发展、创新的要素需求,企业孵化器自身亦在不断发展演进的动态进程之中。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企业孵化器初级发展阶段[6]。依据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美国著名企业孵化器专家Rustam Lalkaka(2001)提出,企业孵化器依次走过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代企业孵化器(first generation),这个时期的企业孵化器主要为精心筛选的目标客服提供负担得起的空间和共享基础设施;20世纪90年代,伴随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为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工作空间、咨询服务、技术提升、网络通信以获取专业化扶持和种子资金,演化出第二代企业孵化器(second generation);自1998年起,与第二代企业孵化器并行出现了一种“新型孵化模式”,主要通过灵活调动信息和通信技术,为目标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商业服务,旨在创建高成长潜力的技术型企业[5]。这种新型的孵化模式提供汇聚权益资本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平台,宛如一个国际化企业中心,亦被称为第三代企业孵化器(third generation),(Elena Scaramuzzi,2002; Rustam Lalkaka,2001)[7][8]。

       2000年至今,企业孵化器迈入成熟和多元化阶段[6]。20世纪末期,在信息论的基础上,网络社会逐渐以人类活动社会组织的新形式出现。1999年至2000年,世界上涌现出400家营利性“互联网孵化器”(internet incubator),提供智能化工作空间,侧重于为小型高成长潜力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以风险资本设备联盟的方式入股企业,加速入驻企业进入市场(Hansen,2000)[9]。Anne 和John P.Ulhi(2005)从社会资本论和网络化的理论视角对丹麦的孵化器发展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证研究指出,网络孵化器(networked incubator)是基于规模经济发展、区域协同、物理空间共用、关系共生,自发演化,综合传统企业孵化器服务功能的新型孵化模式[10]。这种基于因特网的新型孵化模式又被称为“网络孵化器”(cyber incubator)(Rustam Lalkaka,2001)、孵化网络(networked incubator)(Anne Bllingtoft,John P.Ulhi,2005; Hansen et al.,2000),一些学者称之为第四代企业孵化器(fourth generation)。鉴于这种新兴组织具有专业化、网络化、营利性等区别于传统企业孵化器的特性,部分学者和实体企业家倾向于称之为“企业加速器”(business accelerator)(Russ Price,2004; Elena Scaramuzzi,2002; Barrow,2001; Rustam Lalkaka,2001)或新企业孵化器(new incubator)(Huseyin Leblebici,Nina Shah,2004)。国内的学者亦称之为“现代企业加速器”(modern enterprise accelerator)(李志远,2007;李景峰等,2006)或“科技企业加速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