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念的变化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奇特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某一种价值观念在青年人中突然流行一阵子,尚未稳定又被其它时髦的观念所取代。我们将这种观念变化状况定名为“流行”化。一种观念的流行往往具有突现性,可能很偶然地、很随机地突然就流行开来。就青年个体而言,往往来不及也无法对之做详尽深刻的判断便被裹挟着盲目地追随。流行和流行之间前后相继,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都有某种相关性,表现为一种过渡或转移。结果,从青年身上看到的,就主要是一种对流行的追随和仿效,而很少能自制。观念的流行化对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反映了复杂的社会问题。认真考析这一现象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青年价值取向的“流行”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就积极方面而言,“流行”化表现了青年人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开拓进取,热爱生活敢于冒险等特点;特别地反映了青年人敢于自我决断、积极介入生活的直接意识,反映了他们解放个性、表张自我的鲜明特色和人生价值的多元化与人生问题的务实性。这是一种与当前的后现代情境水乳交融的迹象,对于某种旧的保守的东西具有一定的消解和分化作用,因而不能一概斥之。 就消极方面而言,“流行”经常是受社会某些时尚的影响而致,并无深刻的意趣和背景,因而实际是缺乏根本价值目标的表现。它反映了共有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的淡化,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淡化,以及政治意识水平的下降和政治嗅觉的麻木,反映了重利轻德、重取轻予的狭隘人生目标与不负责任、混乱随意的人生态度。 1995年,共青团哈尔滨市委针对青年的素质状况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查,其结果为我们具体分析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流行”化提供了宝贵素材。这些材料使我们从多个角度看到了“流行”化中的问题。 (1)自相矛盾的择业观 关于青年对理想职业的选择,有两个相互矛盾的调查结果。一方面,择业者重视所选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占被调查对象的52%〔1 〕),希望个人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实现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青年择业者的择业面又高度集中,外资企业(首先者占36.9%)、政府机关(首先者占28%)和国有大企业(首先者占16.8%)吸引了绝大部分择业者。这种矛盾说明,青年择业者具有不切实际、一味索取的心态,把社会声望的高低和生活待遇的好坏当成了主要的择业依据。毫无疑问,这种择业依据在社会转型时期是经常变化的,因而青年的择业观并不稳定。所谓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抽象的想法,在实际中很少发挥作用。 (2)零乱模糊的生活观 当代青年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但是,对哈尔滨市青年的抽样调查表明,这种现代意识并不系统,其形成的途径也不够可靠。在调查对象中,有56%的人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其中,知道“熵”的只占30%,而知道“信息高速公路”的则有68%。〔2 〕其原因是明显的:前者作为基本的热力学概念,很少出现在新闻媒介,后者则是充斥新闻媒介的时髦词汇;同时,当代青年了解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各种新闻传媒,很少有系统的学习、训练机会。对待知识的态度上,只有3%的人认为它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 当代青年的科技意识水平并不能令人满意。 调查结果还显示,当代青年参加社会文化活动不够经常,不太愿意干风险大的新工作。在普遍地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时,往往只限于表面的与众不同,结果还是走入雷同化、赶时尚的误区。一方面强调自尊、自信,一方面又没有毅力和忍耐力;一方面要走自己的生活道路,一方面又屈从于环境,把人际关系和家庭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些情况都说明,当代青年的现代意识还不够清晰、系统和一贯。 (3)变动不居的审美观 大多数青年声称喜欢严肃和思想内容健康的艺术作品,但同时却有相当部分的人经常观看枪战、武打、恐怖、言情类的影视节目,寻求感官刺激。格调并不太高的流行歌曲在青年中也很有市场。短短几年时间,青年的崇拜对象从主要是历史人物、科学家和英雄转向了以影视歌星和企业家为主。这表明,某些外在的华丽和轰动性因素吸引了青年,急功近利和一朝成名的投机心理也起了作用。 (4)忧喜参半的道德观 青年在主流上追求道德进步,具有社会责任感,容易接受和认同职业道德等公共道德。另一方面,青年对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行为规范缺乏深刻的认识。当问及“在现代社会为国家献身是否必要”时,认为没有必要的竟有15%,还有11%说不清。〔3 〕这种道德观念从本质上反映了三个问题:第一,在社会关系上个人和集体分割开来;第二,在价值判断上割裂了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公德;第三,在公德选择上从理想主义走向实用主义。 二 造成青年价值取向“流行”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社会的和自身的两方面。 1.社会原因 社会是个大舞台,其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画面和情节,很易对青年发生影响。 (1)价值观念误导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出现了少有的繁荣,在价值观上也引起了巨大变化。本来,青年人立业成才,为社会服务是个很明确的问题,结果由于各种思潮和观念的影响变得似是而非。从而,本不稳定的价值观只能随社会“流行”的变化而变化。在这里,低质量的传媒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