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和训练的意义 1.是保证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各类各级学校在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道德上健康坚定的人,我们必须把许多精力用于他们做人的道德规范上。”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说教,轻行为规范培养的片面性,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和荣辱,养成懂礼貌、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行为。 2.是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需从行为入手。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人的真正存在是他们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个人。”离开了道德行为和文明行为,很难说这个人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再从心理意义来看,行为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这样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行为是一面镜子,在它面前每个人都显露出各自的真实面貌。”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行为完全是靠自己的本能,而人的行为则是经过大脑思考,并有意识情感的自觉行为。人的任何活动都打上了意识的印记。心理学强调意识和活动的统一,意识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因为人在作出行为的同时,已经赋予行为以动机和目的,在意识生成中注定要蕴含实践的因素。这就告诉我们,只有经过一个一个的行为,人们内心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观念,才会逐渐形成和成熟。同样,我们要判断自己的内在品性,最好的方法也是自我行为判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在行为中发展和矫正自己的意识,是品德修养的可靠途径。当然,青少年选择和培养正确的行为,也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人所组成,人人都有正确的行为,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道德风尚,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就会不断提高。 3.是广大青少年追求真、善、美的自觉要求。著名哲学大师黑格尔说过:“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可见的……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爱美的要求。”人类本性中这种爱美要求,在青少年阶段表现尤为强烈。人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中最美的,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又是最美的阶段,而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又是最可宝贵的、深层次的美。著名诗人但丁也曾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青少年追求美常常与求真、求善联系在一起的。“真”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善”就是心地善良,没有恶意,在人际交往中,年轻人希望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展示在同伴面前,以求得别人的尊重。但对如何塑造好自己完美的形象,他们往往不得要领,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因此,教育者的任务不仅需要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还要为形成和谐美好的教育环境和健全相亲相爱、互尊互助的人际关系作出努力。此外,还需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好的行为风度,并指导学生以文雅大方的举止、亲切风趣的言谈、整洁合体的衣着、矫健灵活的体态来显示青春年华特有的朝气和内在的美。 4.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对青少年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知识质量。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牢固地掌握各科知识、并以最优化的方法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关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高效率的学习,要以上课时的集中注意听讲,积极思维为前提。注意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保证各种知识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形成兴奋中心,使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为了培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品质,就要使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严格遵守学习制度,养成课前预习,课内专门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断磨炼,逐步养成。 5.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文明行为和社会公德是一种基础层次的道德要求,它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中的最一般关系,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以及进行人际交往最基本要求。以礼貌为例,这是对人尊重最起码的要求。人们在见面时,要互相问候,不能用脏手、湿手或戴着手套与别人握手;与人谈话时,要集中精力,姿势端正,不能东张西望,心神不定;在影剧院,要对号入座,不大声喧哗,不乱抛瓜皮果壳,对师长要尊敬,对父母要孝顺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人必须做到的最起码的文明修养。 6.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规范经济,它要求商品经营者严格遵守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规范法则,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青少年是“四化”建设的主力军,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了就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对青少年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和训练的主要内容 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行为规范也是多方面的。关于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讨论稿)40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讨论稿)20条,后于1994年进行适当修改并正式颁布实施。国家教委修改制定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体上概括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规则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这是对个人品德,仪表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仪容、服饰、姿态、言谈、举止等,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外部形象。它要求青少年穿戴服饰要整洁、得体、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仪容要清洁卫生,养成勤洗头、勤洗澡、勤刷牙的习惯,不抽烟,不酗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