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发展的协调性与非均衡性之实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鲁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所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复印期号:199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理论分析框架

      90年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青年发展进行理论研究成为青年研究的一大热点。由单光鼐、陆建华主编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在掌握80年代至90代初期中国青年发展的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中国青年发展的理论,即“偏离与吸纳理论”。199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100多个市(县)对10000多名青年所做的《中国青年发展状况调查》,就青年在政治心态与社会参与、劳动就业、价值观、教育与成才、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并得出了“1994年我国青年从总体上呈现出健康、协调的发展趋势,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倾向性问题的结论。与此同时,上海、北京等一些地方团委对本地青年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也做了调查与研究。1996年中国青少年究中心再次对全国6省(直辖市)、40多个市(县)的6000多名青年做了《中国青年发展状况调查》,而对青年在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则更是数不胜数。

      对90年代以来有关青年发展(包括总体的和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调查数据做一深层次的分析,我们发现:青年发展过程中的偏离现象虽然仍然存在,但与80年代不同,青年的偏离并不构成青年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相反,90年代的青年更主要地是表现出与业已更新了的社会主文化的一种“亲和”。在社会的不断青年化和青年的不断社会化过程中,青年与社会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状态。青年激进行为的退场与社会对青年指责之声的相对减少并存。青年发展的这一客观状况启示我们,应当从新的视角来观察和解释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发展。

      如何从新的视角来构建新的青年发展理论呢?笔者认为,近年来国内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郑杭生的“社会转型度”理论和单少杰、韩东晖的“整体性和非均衡性”理论。

      “社会转型度”理论认为,“社会转型度”是衡量中国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可具体分为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五个次级概念。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其问题,可以从这五个方面为切入点来加以描述和分析。

      “整体性和非均衡性”理论则认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是“整体性发展”,但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则是“非均衡发展”。

      上述两种理论中的任何一种均可被用作描述和分析青年发展的理论框架。但从笔者所掌握的大量实证材料来看,运用“协调性”和“非均衡性”(或不平衡性)这一组概念来描述和分析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发展,似乎比只简单地借用“非均衡性”这一概念来描述和分析青年的发展更加切合实际。

      同理,青年发展的“非均衡性”也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青年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非均衡性。这是宏观层次的非均衡性;二是青年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发展间的非均衡性。这是中观层次的非均衡性;三是青年发展的各子系统内部不同要素或子子系统之间的非均衡性。这是微观层次的非均衡性。

      二 青年发展的协调性之实证分析

      1.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分析

      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可从两者在发展速度、深度和向度等3个方面的协调来分加以分析

      就速度来说,1978年至今的中国社会转型期(即中国社会转型的第三阶段)是中国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前两个阶段(即1840年—1949年的第一阶段和1949年—1978年的第二阶段)的社会发展速度。正如郑杭生教授所指出:可以说,十多年的发展在许多方面远远超过以前两个阶段约140年的总和。

      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协调,这一时期的青年发展具有最快的速度。首先,青年在经济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82年25岁以下青年的年平均收入体力劳动者为799.2元,事业单位脑力劳动者为755.9元。到1995年,工龄在4年以下青年的年平均工资企业为5031元,机关为4994元。即使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其增长速度仍然是相当的快。其次,青年在社会方面,尤其是在教育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5—35岁青年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1982年为0.71%,1987年为1.86%,1996年为3.10%。在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增长了662.62%。相反,青年中文盲的比例则从1982年的17.05%下降到1996年的4.40%。

      就深度来说,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发生在社会生活的深层。转型的深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人们的深层价值观念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社会的深度发展相协调,这一时期的青年发展具有相当高的深度。首先,青年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城乡结构看,1982年15—35岁青年人口中城市人口占22.52%,农村人口占77.48%。到1993年,青年人口中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到30.70%,而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则下降到69.30%。从产业结构看,1982年青年人口的三项产业结构分布为:第一产业76.34%,第二产业16.14%,第三产业7.52%,到1996年,青年人口的三项产业结构分布为第一产业67.88%,第二产业16.80%,第三产业15.32%。其次,青年的深层价值观念和人格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价值观的内容变化看,主要表现为从过去那种只重集体和社会、轻视个人的价值观向既重个人又重集体和社会的价值观转变。笔者于1993年所做的调查结果表明:青年中持“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态度的只占17%,而持“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态度的比例则高达63.6%。从价值观形式变化看,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从青年的人格结构看,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构成当代青年人格结构的4要素中,不仅有优良的传统人格因子、落后的或负向的传统人格因子及其实惠因子,而且还有现代人格因子。更引人注目的是,以自信、创新、竞争、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社会实现等人格特质为标志的现代人格因子倍受青年青睐,其因子的综合得分均值为4.21分(最高分为5分),在青年喜欢的人格因子排名中位居第二,并与排名第一的优良传统人格因子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容性。两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455(P<0.001)。这表明:青年的人格结构已由单一的传统人格特质结构,转换成了由传统人格特质与现代人格特质相混合的多元结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