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价值观演变的轨迹 (一)经验描述 第一阶段:人生价值大反思(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 社会思潮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七十年代末期中国思想领域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两个“凡是”的束缚,形成了思想解放的社会潮流,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刚从“文化大革命”思想禁锢氛围中走出来的青年,面对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在思想解放的推动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这包括对红卫兵运动的反思、知识价值的反思、爱情的反思、家庭婚姻的反思、心灵伤痕的反思,最后以人生价值的反思形成高潮。1980年5月,《中国青年》登载的“潘晓的来信”引发了一场人生观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实质上是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文革前人生价值观念的反思。在改革之前,关于社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舆论一直比较片面强调社会、集体利益,忽视个人的发展与利益。尤其是在极左思潮横行时期,甚至把一些个人正当的需求和利益当作个人主义横加批判,以至个人发展必要的社会条件遭到扼杀。八十年代初期,从中央到地方对极左思潮在政治、思想等方面已作了较全面的清算,但对社会与个人的问题,还未来得及从理论上澄清,而这一问题又与青年的利益与发展息息相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率先提出了这一问题,潘晓信中提出的“什么是人生目的?”,“人的本质是不是自私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人生信条对不对?”等问题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反响,社会各界青年纷纷写信参与讨论。在很短的时间,编辑部收到57000多份稿件和来信,专题讨论文111篇。其中有同意欣赏的,有理解同情的,也有反对批评的。《中国青年报》也开展人生观讨论,共收到稿件八万多份。通过讨论,大多数青年对社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有较正确的理性认识,在肯定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存在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社会、集体利益是个人得以发展的前提。但仍有相当多的青年对“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持肯定态度。潘晓来信的讨论,反映当时青年对五六十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否定个人利益,把社会、集体利益绝对化的极左思潮的逆反与反思。讨论的结果引发了青年中“自我奋斗、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青年的这些价值取向在与社会发展和需求之间几经碰撞后,大多数青年把对自我价值和追求定位于:个人服务于社会是对社会发展应尽的义务,同时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个人价值也是人的一项权利;也有的定位于:在个人价值的追求上以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为前提,努力做到个人、社会、集体三者利益相统一。也有部分青年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走向另一极端,过分强调自我,集体社会观念淡薄,脱离社会条件和自身条件去片面追求“自我实现”。 第二阶段:成才、参与成为价值追求的主旋律(八十年代初期至八十年代中期)。 这个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方针全面贯彻推行的时期,改革逐步深入,社会发展目标已确立,发展规划也制定出来。中国改革事业的推进,激发了青年的热情,广大青年积极投入改革大潮,参与意识空前高涨。张海迪、中国女排的事迹与报告又进一步推动了青年的成才意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团结奋斗,振兴中华”成为广大青年的响亮口号。当时,青年自我意识也在增强,这也强化了青年的参与意识,青年纷纷投入竞争、竞选的浪潮,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然而,在成长、参与价值目标的追求下,也伴随着其他的价值观念的萌发,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也开始滋生。 第三阶段:多元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八十年代中后期)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国门更为打开,中西文化交流更为广泛和深入,一些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对中国青年产生影响,“超人”、“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当代西方民主政治观念等等,为高等学校一些青年所欣赏。五六十年代青年的政治思想价值取向被“一个声音,一种色彩”所统一,“文革”后对极左思潮进行了拨乱反正,但一些易走极端的青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加以否定。国门打开,西方思潮涌入,一些青年误认为找到真正的真理,不加区别盲目吞食,在政治思想领域形成多元价值取向。适逢此时,社会开放进一步加大,深化改革遇到阻力,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重重,青年的参与意识转为忧患意识,敏感而又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年开始燥动起来,学潮一次次冲击社会,多元的价值取向的演化,产生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终于导致了对社会发生极大震动的89’风波。 第四阶段:灰色人生的泛起(九十年代初期) 89’风波平息以后,沉闷的气氛笼罩青年,青年的进取人生转为逃避现实的灰色人生,调侃文学,文化快餐,校园搓麻风,“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问我干什么”的流行歌曲等等,在青年中传开,新的一轮的托福热、出国热又一次形成浪潮。至此,青年的参与意识又逐步转为远离政治,追逐实利的取向。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左倾回潮受到抵制,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发生变化,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其他方面的改革加大力度,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社会转型速度加快,改革开放出现新的转机。至此,青年对现实的关注和参与意识逐步回升。但其关注点主要停留在市场经济的层面,下海经商、创办公司、第三职业等等成为青年追求的目标。然而,纷纷卷入经济热潮中的不少青年,由于缺乏进入市场必备的技术或资金以及有关知识的条件,受挫较多,非规范行为较多,以致一些下海青年又重新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