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年审美特征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景熙 南通师专学报教授 南通 226007

原文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文章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审美的角度和层面,努力建构青年审美体系的过程,总结了创立“青年审美学”的主要依据,并进而指出敏感性、趋同性、浓烈性、娱乐性是青年审美区别于其它社会群体审美的特殊性。只有把握了青年审美的特征和规律,才能更好地为青年提供审美活动的条件,对青年审美活动进行指导。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复印期号:1997 年 03 期

字号:

      青年,是人生的花季,是最富有激情、梦幻、才华、力量的黄金时期。从人类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大体从14岁到35岁即由少年向中年过渡的年龄段;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而言,是体力智力发育最旺盛、形成自主意识的阶段;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又是使命感、进取意识最炽烈、最具有潜在力量的阶段。

      本世纪始,特别从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国以青年个体、青年群体、青年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青年学,以及在某一分支范畴内研究青年问题的诸如青年生理学、青年心理学、青年伦理学、青年社会学等学科纷纷创立,互融互补。

      我国的青年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虽然起步较迟,但实践基础扎实,起点高,路子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这得益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契机的“春风雨露”的滋润:(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和实践,促使经济繁荣,现实世界呈现日新月异的新景观。随着物质文明的丰富,人们必然要求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青年学自然成为人们注目的重要学科;(2)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普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给长期以来“左”的流毒和积习以有力的冲击。人们得以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健全知识结构,心态自如地面对青年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敢于触动“敏感区”和“禁区”,研究青年理论问题,展开充分的学术讨论和争鸣;(3)改革开放政策的活力。过去对青年问题的研究往往在封闭状态下、比较狭窄的范围内展开,急功近利,短期效应。八十年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世界各国有关学科特别是青年学和青年分支学科的论文、著作、学说被大量地介绍过来,作为借鉴。

      大约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始,一些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又不满足于过去一长段时期将美学理论知识“通俗化、青年化”的做法,除了继续致力于从社会、伦理、心理、生理方面研究青年问题,又着重从审美的角度和层面,努力建构青年审美体系,提出“青年审美学”。实践证明,这是很有眼力、魄力,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举措。创立“青年审美学”的主要依据是:

      其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新旧体制的猛烈冲撞,文化传播媒介日趋多样和新潮,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正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审美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加大其比重。青年审美是激励和规范青年言行的重要环节,是服务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完人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重视青年审美的研究,建立青年审美学,理应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其二,当代青年作为社会群体,已成为一支越来越突出的社会主力军。他们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青年群体意识、青年群体审美意识。青年审美是当代社会举足轻重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它们汇合在全社会的群体审美活动之中,又以其鲜明、活跃的个性,影响、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其它社会群体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潮流。因此,研究青年审美实际上已成为研究青年、解剖当代社会、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概而言之,青年审美学是一门研究青年审美的发生、发展及其特征、规律的学科。就其原理来说,它主要从美学框架中吸取滋养;就其特色而言,它立足于青年,寄情于青年,厚望于青年。因此,青年审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任务是,重视对青年审美机制、特征的分析研究,把握青年审美的规律,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青年先进的审美意识、审美价值观念,提高他们审美、创美水平和能力,并对他的生活方式作审美指导。

      青年审美与其它社会群体审美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着重研究的自然是其特殊性:

      一曰敏感性。一般青年人由于其思维定势,对新鲜事物开始往往采取观望、疑虑的态度;青年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感觉细腻,面对新事物新东西,容易表现出一种亲近、认同的倾向。至少先要试一试,由自身作一番体验。他们喜新厌旧,标新立异,偏爱独特,富有个性。就以对文学艺术的喜好而言,七、八十年代之交,在彻底否定“文革”方面披荆斩棘、敢为天下先、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伤痕文学”,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有的还依据切身体验参与创作;接着,描摹云蒸霞蔚的时代风云、勾画“艰难中起飞”的四有新人丰富情感历程的“改革文学”,得到他们青睐,乔光朴、李向南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致力于探究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着眼于古代人文精神的抽象移植、表现超越生存困境的通达胸怀的“寻根文学”,一度受到他们的关切;朦胧诗派、意识流文学、哲理小说和心态小说令他们惊喜和着迷;以《烦恼人生》、《一地鸡毛》为代表的以表面的冷静化为骨子里的沉重的新写实主义作品使他们念叨不已。刘心武热、王朔热、知青题材热、纪实题材热、历史题材热……在青年心中一次次得到强烈呼应。

      八十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加快步伐加大力度的大背景下,雅俗文艺作出了结构性大调整,通俗文艺得天独厚地奇迹般地大发展。这一突变的直接催化因素是:其一,港台通俗文艺的渗透、发难。如琼瑶言情小说,金庸、梁羽生武侠小说,武打和爱情题材的影片和电视连续剧,邓丽君等流行歌曲磁带蜂涌而至;其二,西方国家,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俗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大开大陆受众首先是青年受众的眼界,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兴趣。由于青年受众的争相传播,推波助澜,也影响了中青年和少年儿童,使大陆文化的总体格局出现了强烈的震荡,兴起了通俗文化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