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青年的劳动积极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鲁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复印期号:199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1.问题的提出

      青年的劳动积极性,是青年心理动力素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年素质系统中占居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跨世纪中国青年的劳动积极性状况,揭示影响它的各种因素,对于开发、利用青年的“潜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1995年6—8月所做的《中国青年素质状况调查》的城市问卷中设计了一组与此相关的题目,以其准确地把握青年在此方面的情况。

      2.研究目的

      本次调查对青年劳动积极性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①描述青年劳动积极性的现状;②揭示影响青年劳动积极性的各种因素。但重点放在后一目的上。这是因为,描述青年劳动积极性的现状固然重要,但揭示出影响它的各种因素和作用机制则更为重要。只有当我们真正掌握了影响它的因素和作用机制之后,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充分利用积极因素,消除与化解消极因素,从而达到提高青年劳动积极性的目的。

      3.研究方法

      1).抽样方法与有效样本分布

      本次城市问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为多阶段、不等比分层抽样。抽样共分5个阶段:①第一阶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国随机抽取10 个省(市)作为第一级样本。分层时主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变量,同时兼顾地区分布,以确保第一级样本对全国具有尽可能高的代表性。被抽中的第一级样本省(市)有:上海、山东、天津、吉林、黑龙江、宁夏、陕西、河北、四川、北京等10省(市);②第二阶段抽样从被抽中的省内抽两个地区,一是省会城市或较发达地区,二是中下等发达地区;③第三阶段从被抽中的地区抽1个地级市和4个县(镇)。省会城市该阶段省略;④第四阶段从被抽中的省会城市、地级市和4 个县(镇)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⑤第五阶段从被选中的单位抽取一定数量的青年。

      该次调查共发出城市问卷6000多份,回收有效问卷5394份。其中职业青年问卷为5111份。职业青年的有效样本分布情况为:

      ①性别分布。男性占51.8%,女性占48.2%。

      ②年龄分布。19岁及以下占3.7%,20—24岁占42%,25—29 岁占36.7%,30—34岁占17.3%。

      ③婚姻状况。未婚占55.3%,已婚占44.6%,其它占0.1%。

      ④职业分布。体力型职业占53.8%,脑力型职业占37.1%,服务型职业占9.1%。

      2).影响青年劳动积极性的各种相关因素的确定方法

      为了使我们对转型社会中影响青年劳动积极性的因素之探讨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对“究因式”研究中最常用的三种方法全部采用,并将它们同时用于探寻影响青年劳动积极性的真正原因。这三种具体方法是:①“直接测量法”,②“间接归因测量法”,③“潜意识间接测量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现将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有关青年工作积极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中国青年的劳动积极性处于中等水平,但与发达国家青年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定中国青年的劳动积极性状况,我们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两种方法。“直接测量”的结果显示:16.2%的青年认定“工作时总是干劲十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符合”;表示“基本符合”的占58.5%;表示“不符合”的只占19.3%;此外,还有6%的青年表示“不知道”。如果在一个3度量表上将“符合”(相当于“干劲十足”)计为3分, “基本符合”(相当于“比较有劲”)计为2分, “不符合”(相当于“比较没劲”或“不想干”)计为1分,则青年对劳动积极性“自我评价”的综合得分均值为1.96 分(“说不清”不参加计算),基本上处于“比较有劲”(2 分)的水平。

      在青年对劳动积极性的“对他评价”中,认为“单位里认真干事的人多”与自己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占10.1%;“基本符合”的占43.5%;而认为“不符合”的占39%;此外,还有7.4 %的青年表示“说不清”。其综合得分均值为1.69分。尽管上述两种测定的得分结果存在着一定的量的差异,但在性质上,通过两种方法测定出的劳动积极性的得分均值均超过了1.5分。这就是说,无论是“直接测量”, 还是“间接测量”的结果都表明,转型社会青年的劳动积极性处于接近,但尚未达到“比较有劲”的中等水平。

      但与发达国家青年的劳动积极性水平相比,1995年中国青年的劳动积极性偏低。1987年中日两国联合所做的调查显示:日本工人中认定“班组(车间)里没有迟到和怠工的工人”与实际工作状况相“符合”(38.7%)和“基本符合”(28%)的比例之和为66.7%,比本次调查显示的中国青年工人认定的“符合”(8.1%)和“基本符合”(37.7 %)的比例之和(45.8%)要高20.9个百分点;日本工人认定“工厂里真干事的人多”与实际工作状况相“符合”(41.6 %)和“基本符合”(43.8%)的比例之和为85.4%,比中国青年工人在本次调查中所认定的“符合”(10.2%)和“基本符合”(43.6%)的比例之和(51.7%)要高33.7个百分点。可见,中日两国青年工人在劳动积极性水平上的差距仍然很大。

      2.青年对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与“兴趣性”需求满足程度,是影响青年劳动积极性水平发挥的最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